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台灣轉型正義迷途,等待真相與和解,揮別鬥爭與清算

發表時間:

亞洲週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專題是:台灣轉型正義迷途,等待真相與和解,揮別鬥爭與清算。一九四七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仍然是台灣人心中的十字架,國際普遍標榜「轉型正義」的要義,但「二二八」的「真相與和解」至今仍難以在台灣落實,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被自己標籤為「東廠」,成為現實政治的鬥爭工具。「二二八」的「真相」被各種另有政治目的的謊言掩蓋;「和解」則是有意地隱去不提。隨著年月過去,「鬥爭與清算」反而成為民進黨主導「轉型正義」的重心,引起警惕。

最新一期亞洲周刊
最新一期亞洲周刊 © asie week
廣告

什麼是「轉型正義」?

國際轉型正義中心(ICTJ)創立成員畢克佛德(Louis Bickford)將轉型正義定義為「一個原先不民主的社會,如何處理過去所發生的人權侵犯、集體暴行、或其他形式的巨大社會傷痛,以建立一個比較民主、正義、和平的未來」。國際上轉型正義有兩種模式,一是二戰後的「德國模式」,通過紐倫堡大審判清洗納粹黨,繼而建立以憲法為武器的民主的防禦機制「防衛型民主」;二是南非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模式,它並非單純由威權轉變到民主社會,也包括對殖民者及其幫兇的清算以及「去殖民地化」。

什麼又是台灣的「轉型正義」?

針對二二八事件的「真相與和解」,本應是台灣轉型正義的目的之一。蔡英文曾於二零一六年承諾在台灣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之後的二零一七年,通過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隨後成立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但台灣的「轉型正義」也非自民進黨執政開始,國民黨政府在八十年代已開始了民主化,最晚在九十年代開始了對「二二八事件」的道歉、賠償,開始了針對轉型正義的工作。

台灣的「轉型正義」之路遇到了哪些問題?

蔡英文執政以來,對國民黨進行黨產清算,推出《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通過公權力巧取豪奪的民間財產自然應當通過合法、正義的程序加以處理,但在過程中,蔡英文卻有意抹殺國民黨過去對台灣進行的建設和貢獻。其二,「轉型正義」的要義之一在於將受難者「去污名化」,將其「匪諜」的稱號去除,並加以平反。尷尬的是,民進黨政權卻在二零二零年通過修訂《國安五法》、《反滲透法》,打壓異見分子、復辟白色恐怖思維。民進黨政權過去五年所推動的「轉型正義」不單沒有帶來「修複式正義」,反而帶來「撕裂式邪惡」,用「鬥爭與追殺」代替「真相與和解」。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還有哪些其他重要內容嗎?

本期亞洲週刊還介紹,大馬元首批准國會開會,朝野博弈一觸即發。大馬元首蘇丹阿都拉同意國會復會,首相慕尤丁拒不表態,被指是有意拖延以保住相位。國盟政府政壇失利、抗疫不力,前路不明。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