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專家眼裡的負利率政策

發表時間:

利率處在低水平、“長期低利率”已成為政策制定者、監管者和其他市場觀察人士經常提到的說法。但負利率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問題。

Podcast
Podcast © FMM
廣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與資本市場部全球金融穩定分析處的高級經濟學家 Luis Brandao Marques 和貨幣與資本市場部的主任助理Gaston Gelos 發表文章說,許多央行可能遲早不得不考慮實施負利率政策。

他們首先回顧了負利率政策的經驗。他們說,2012年以來,一些央行推出了負利率政策。面對通脹率持續低於目標水平的狀況,丹麥、歐元區、日本、瑞典和瑞士的中央銀行採取了負利率政策(對於多數央行,利率政策是其維持價格穩定、從而支持就業和經濟增長的更廣泛職責的一部分)。這些央行也在應對極低水平的“中性實際利率”——在這一中性實際利率水平上,貨幣政策既不收縮也不擴張。此舉反映出,儘管央行已經將利率降至零,它們仍在試圖提高通脹率。

在許多央行面臨政策約束的環境下,新冠疫情使負利率政策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總體而言,負利率政策放鬆了融資環境,並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支持了經濟增長和通脹。然而,負利率政策在政治上仍然存在爭議,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這種政策常被誤解。

在負利率政策實行之初,很多人質疑其能否取得預期效果。事實證明,負利率政策對通脹和產出的刺激效果與可比的常規降息或其他非常規貨幣政策大體相當。例如,一些研究估計,負利率政策可以取得常規貨幣政策高達90%的有效性。這些政策也使貨幣市場利率、長期收益率和銀行利率走低。

企業存款利率比零售存款利率下降幅度更大,這是因為相比個人,企業轉向持有現金的成本更高。銀行貸款規模普遍擴大。由於銀行及其客戶都沒有明顯轉向現金,在這一情況發生之前負利率甚至可能進一步下調。

到目前為止,負利率政策對銀行利潤和金融穩定的任何不利影響都是有限的。

總體而言,銀行利潤並沒有惡化,儘管更多依賴存款融資的銀行以及小型和更為專業化的銀行受到了更大影響。大型銀行增加了放貸,對存款賬戶實行收費,並從資本利得中獲益。當然,銀行利潤沒有受到顯著影響這一情況可能主要反映了短期效應,而隨時間推移這一情況可能出現逆轉。另外,如果政策利率在當前負值基礎上進一步下調,副作用仍有可能出現。

在已實施負利率政策的國家,貨幣市場基金並未崩潰。即使當前的“長期低利率”環境確實造成了對金融穩定的重大擔憂(因為低利率導致金融機構尋求收益或過度承擔風險),負利率政策本身似乎並未加劇這一問題。例如,銀行承擔更多風險的行為看來並不過度 。

為什麼沒有更多的央行實行負利率政策呢?原因很可能與各國制度和其他國情特徵有關。制度和法律約束可能有影響,一些金融體系因其結構或與全球金融市場的互聯性,可能更容易受到負利率政策帶來的不利副作用。例如,如果一國有很多小型銀行,而且這些銀行在更大程度上依賴家庭存款作為其主要融資來源,那麼該國就可能更不願意採取負利率政策。

即使是實施負利率政策的央行,也是試探性地採取行動,通常是小幅降息,因為如果負利率政策持續很長時間或利率下降幅度過大,負面副作用可能變得更為明顯。

Luis Brandao Marques 和 Gaston Gelos 表示,迄今為止,相關證據顯示,負利率政策有效地放鬆了融資環境,同時沒有引起顯著的金融穩定風險。因此,已採取負利率的央行也許能夠進一步降息。而沒有採用這一政策的央行不應排除將類似政策作為可供採用的工具,即使它們不太可能真正用到這一工具。

最終,鑒於中性實際利率處於低水平,許多央行可能遲早不得不考慮實施負利率政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