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蘇伊士運河被堵嚴重影響全球海運業務和國際貿易

發表時間:

長賜號巨型集裝箱貨輪上周二在經過蘇伊士運河時,遭遇沙塵暴而打橫擱淺,直到周日(3月28日)仍在阻礙這條世界上最繁忙水道的運營。

擱淺的長賜號集裝箱貨輪
擱淺的長賜號集裝箱貨輪 VIA REUTERS - Suez Canal Authority
廣告

恢復樂觀

埃及當局周日試圖從運河中將擱淺的這艘巨型貨輪拖回航道,但沒能成功。直到傍晚,海事服務商Leth Agencies發推文稱,操作推遲“至拖船馬力足夠強大為止”。

據服務商Leth Agencies稱,荷蘭籍拖船Alp Guard在周日晚抵達現場,而意大利的Carlo Magno號拖船“將在周早晨抵達”,並補充說“下一次嘗試應在當晚進行”。

然而,運河管理局(SCA)方面沒有宣布任何推遲行動,只是在一份聲明中說,“已經在船頭附近加強了救援行動”。

自從上周四,運河管理局(SCA)的負責人海軍上將拉比(Admiral Ossama Rabie)宣布運河航運業務“暫停”後,周五進行的首次救援行動失敗。救援的希望寄託在周日傍晚開始的漲潮上,漲潮對救援工作有所幫助。

拉比將軍周六在電視上稱,長賜號在第一次救援時“左右移動了30度”,這是努力挖掘清淤後的“良好表現”。 “船舵開始不能動現在能動了,螺旋槳能正常運轉了,沒說船頭下也已經有水了,周五的救援船頭和船尾有了4米的偏差”。他還說,埃及總統西塞已下令卸載一部分長賜號上運送的集裝箱。

據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發言人喬治·薩夫瓦特(George Safwat)稱,救援工程已經在船下下挖河道18 米深,清除了的沙子約有27,000立方米。

繼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幾個國家之後,俄羅斯也在周日向埃及提供了援助。懸掛巴拿馬國旗的長賜號集裝箱船在周日早晨仍被幾艘拖船包圍着。

海洋怪物“ 長賜號”

長賜號貨輪長400米,寬59米,高六十米,載重量超過22萬噸,周二在運河南航道行駛時偏離航道擱淺,阻塞了地中海和紅海之間的航行 。

根據提供船舶管理技術服務的新加坡森海海事服務有限公司(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的說法,船上25名船員安全無恙。船上超過20,000個集裝箱中的貨物沒有任何污染或損壞。

成本難以評估

目前將近370艘貨輪以及它們運送的貨物,包括茶葉,宜家傢具產品,木製地板,以及13萬隻綿羊和運往敘利亞的伊朗石油,被困在蘇伊士運河的兩端或是滯留區內。在MarineTraffic全球船舶追蹤服務網站的屏幕上,數百個彩色小點代表周日聚集在地中海塞得港附近,或是蘇伊士運河沿岸的湖泊中的船隻,這些船隻甚至在通往紅海的蘇伊士灣中密集地形成一條線。

蘇伊士運河的阻塞導致石油和其他商品交貨的嚴重推遲,已經影響了上周五黑色黃金——石油價格的上漲。對各國最初的影響正在顯現:敘利亞在上周六就表示,面對貨物運輸的延遲,大馬士革已開始按比例分配燃油。

運河管理局則強調,運河每天的關閉給埃及造成的損失為1200到1400萬美元,而專業雜誌《勞埃德日報》(Lloyd's List)估計,集裝箱船每天阻塞了相當於約81億歐元商品的運輸。據保險公司安聯的一份報告,每天的阻塞可能“使全球貿易損失高達60億至100億美元”。

為了減輕損失,航運業巨頭丹麥的馬士基,法國的達飛海運和德國的赫伯羅特都表示,正在考慮航線改道好望角,不過船隻繞道非洲大陸要多行駛9000海里。

2020年,蘇伊士運河平均每天有51.5艘船經過。根據馬士基公司的說法,上周六被阻塞的所有船隻要通過運河,需要“三至六天”的時間。馬士基公司指出,到周末結束時,全球排名第一的海運集團及其合作夥伴的船隻中將有32艘受到影響,其中15艘繞道,如果長賜號的救助計畫被推遲,這個數字可能還會增加。

事故原因

據拉比上將稱,雖然擱淺事故首先歸咎於大風和沙塵暴,但是天氣條件並不是擱淺的唯一原因。他在蘇伊士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其他錯誤,無論是人為的還是技術上的錯誤,也可能會起作用。”

據專家稱,運河通過的貨物占國際海運貿易的近10%。根據運河管理局的數據,在2020年,將近有19,000艘船隻通過運河。運河在1869年啟用,此後經歷了多個擴建和現代化的階段。運河極大地縮短了亞洲與歐洲之間的距離:例如,將新加坡到鹿特丹之間的距離縮短了6000海里。

在此前,運河也曾數度 被阻塞,特別是在1956年的蘇伊士危機期間,埃及當局下令擊沉運河上的船隻。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