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法國噪聲污染的經濟代價高達每年1550億歐元

發表時間:

極端氣候現象頻繁發生提醒世人氣候變暖帶來的嚴峻挑戰之際,另一個看不見的敵人也正影響着人類健康,並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後果。根據法國兩個環保機構:噪聲研究全國委員會和生態轉型署公布的最新報告,在法國,與噪聲污染相關的經濟代價每年超過1550億歐元!遠高於2016年報告的570億歐元的水平。

今日經濟
今日經濟 RFI
廣告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噪聲是繼空氣污染之後,歐洲第二大影響健康的環境因素。法國每年有近4萬因環境污染後果而提前死亡的病例。

噪聲研究全國委員會和生態轉型署這份報告旨在全面評估噪聲對法國生產生活的影響。這包括對健康的直接或間接影響,也包括噪聲污染的直接經濟後果。

報告將對健康的影響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疾病、工傷、住院治療等可以直接量化費用的影響,另一類是諸如健康生活年限縮短、學習困難等無法直接以費用量化的影響。而根據這份報告,在噪聲每年給法國帶來的1557億歐元的經濟代價中,86%來自這種無法直接以費用量化的健康影響,相當於1343億歐元。直接由醫療保險部門承擔費用的健康影響實際佔比很少,大約為12億歐元。

在影響健康之外,噪聲也帶來一定的直接經濟後果,比如生產率降低或因為噪音而貶值的住房等等。

根據這份報告,造成健康影響最大的因素是與交通相關的噪聲污染。它帶來的社會資源消耗達到1060億歐元。也就是說,噪聲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68%都來自交通運輸。其中最嚴重的是公路運輸,佔比為52%。航空運輸污染的影響佔比為9%。鐵路運輸最低,為7%。

除交通運輸外,噪聲污染也來自鄰里居家噪音、工地施工噪音、或與工作、與學校相關的噪音。在這份報告中,與居家鄰里噪音相關的社會消耗為每年263億歐元。但參與這項研究的生態轉型署承認,學界對鄰里噪音對健康的影響以及造成的經濟後果,還缺少足夠的認識。

報告顯示,總體而言,有900萬法國人受害於各種噪聲污染,表現出焦慮、抑鬱症、甚至心血管疾病等等。有人逐漸喪失聽力,有人表現為難以集中注意力,去學習新東西。

這份最新報告對噪聲污染造成的經濟後果的評估遠高於2016年報告的570億歐元的水平。相關研究調的確整了研究方式,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建議,增加了研究要素。五年之後,報告對受噪音污染的人群也有更好的把握。但這些因素恐怕難以完全解釋兩項研究之間達1000億歐元的巨大差距。

報告整體評估噪音污染的經濟後果之後,也提出幾項建議。首先是降低公路運輸快速車道的行駛速度。報告作者認為,在市區,將快速車道行駛的時速降低10公里不僅可以減少噪音,而且也降低廢氣排放,由此改善每年的收益與成本比例。另外,報告認為,開發低噪音區域、改善學校建築隔音質量、落實對建築業的清潔工地公約(也就是低噪音工地公約)等,都是可以減少噪音污染的途徑。其中開發低噪音區域已經納入法國最新推出的應對氣候變化法案。

噪音污染近年來開始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這種污染在人口以及經濟生活集中的大城市尤其嚴重。比如巴黎大區,2016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巴黎大區與噪音相關的社會資源消耗每年達到162億歐元,在全國同類社會資源消耗中所佔比例為28%。

但是,正如空氣污染以及氣候升溫帶來的一系列環境挑戰,應對措施不僅取決於人類發展模式的整體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在當代社會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行動。如果說降低駕車行駛速度既可以減少噪音污染,也可以降低空氣污染的話,2018年法國政府一項降低車速的措施也觸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與社會不平等相關的黃背心抗議運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