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切斷中國的一帶一路

發表時間:

烏克蘭戰爭持續導致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鐵路運輸量驟減,而中國對俄羅斯入侵行動的默許可能會讓北京為其在世界上的聲譽付出沉重代價,但是也有專家認為烏克蘭戰後重建恐將更加依賴中國一帶一路。

2019年4月 普京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峰會
2019年4月 普京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峰會 Sergei Ilnitsky/Pool via REUTERS
廣告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進入膠着狀態,中國近期表示支持俄羅斯,並在 3 月 7 日重申兩國之間的友誼穩如磐石,不過不容忽視的是這場戰爭損害北京經濟利益。

烏克蘭處在東歐與西歐交彙處,是中國推出的一帶一路比經之地,烏克蘭有重要的公路和鐵路網,中國依靠其發展與歐洲大陸的貿易。

《路透社》消息,中國在2019年超越俄羅斯成為烏克蘭的最大單一貿易夥伴,在2021年貿易總額為189.8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近80%。2021年烏克蘭對中國的出口額為80億美元,其大宗出口商品中主要以鐵礦石、玉米和葵花籽油為主,而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以機械和消費品為主,約109.7億美元。

戰爭損害經濟利益

目前的情況是中國投資烏克蘭基礎設施有被俄羅斯轟炸摧毀的風險,而且中國對莫斯科入侵行動的默許可能會讓中國聲譽受損。

戰前,連接中國和歐洲的火車中只有 2% 途經烏克蘭, 其它大多數鐵路運輸通過波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

隨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爆發,西方快遞公司減少使用亞歐鐵路公司運輸,或暫停使用往返俄羅斯的鐵路運輸,導致該地區的中國鐵路用戶的銳減。

中國從2020年加大對鐵路投資

2011年,中國從上海西南的製造業城市義烏和倫敦之間開通了第一條鐵路貨運線。

 從2013年開始,中國加大加發展其重大的“新絲綢之路”基礎設施項目,後來更名為“一帶一路”。

中歐列車是該項目連接中國與歐洲的鐵路組成部分,在2022年初,中國有78條鐵路線通向180個城市,分布在23個歐洲國家。

中國投入了大量的金融、外交和政治資本來發展一帶一路。

對於中國這個世界出口大國來說,其目標是加強與中亞和歐洲國家的聯繫,同時確保中國出口商品有安全運輸路線。

在一帶一路一開始運營之初,儘管中國向託運企業提供了大量補貼,但返回中國的火車往往是空的。 2年前隨着新冠疫情的爆發 ,導致空中供應鏈中斷和海運集裝箱成本上升,從 2020 年起人們開始大量使用鐵路。

當時俄羅斯於今年 2 月 24 日發起入侵烏克蘭攻勢掃清了此前的使用該鐵路線路的增長勢頭。 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打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鐵路本應讓中國與世界的貿易更加安全,因為此前中國政府擔心他們過度依賴海上運輸,而由於美國目前在海上佔有優勢,如果國家間發生衝突時會讓海運更加危險。

數家中國公司在烏克蘭有直接利益,如農業食品巨頭中糧集團特別投資了烏克蘭的馬里烏波爾港,該港目前處於俄羅斯的轟炸之下。

美國蒙特克萊爾大學中國問題專家伊麗莎白·威斯尼克認為,如果烏克蘭部分地區落入俄羅斯控制之下,中國公司無疑可以繼續其商貿活動,但中國會在國際上付出高聲譽成本,而且中國公司將面臨西方制裁的風險。

從政治層面講,中國推出一帶一路還旨在擴大與願意接受中國投資的國家的政治聯繫。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在烏克蘭戰爭後將採取的立場,如果中國被認為過度靠近莫斯科,東歐國家擔心俄羅斯的威脅,就有可能會失去對中國的善意,同樣中歐國家如波蘭和斯洛文尼亞也會改變對中國的態度。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