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歐洲專利局中國專利申請數量十年翻四倍

發表時間:

經歷新冠疫情下封城防疫措施衝擊之後,歐洲技術創新似乎正重振活力。根據歐洲專利局4月4日公布的數據,2021年,該機構總共收到188600項專利申請,同比增長4.5%。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繼續呈強力上升趨勢, 2021年,申請數量同比增幅達到24%。但在總量排行中,中國仍位居第四。

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的歐洲專利局外景。
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的歐洲專利局外景。 (cc) Wikimédia/Yurtsevich Dzmitry
廣告

專利申請數量常常被看作是企業研發投資的風向標。2020年,受新冠疫情對全球物流干擾的影響,專利申請曾小幅下滑0.7%。 歐洲專利局首席商業分析師Yann Ménière向法新社表示,專利申請在2021年同比增長4.5%是一種回歸正常的反彈。

從歐洲專利局的最新數字來看,數字領域和醫學領域的高科技是專利申請數量上升的主要動力。因應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趨勢,2021年,與數字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關的專利申請最多,達到15400項,同比增加9.4%。緊隨其後的是製藥與生物技術,專利申請量達到15231項,同比增長8.8%。

亞洲企業以及美國企業的創新活力也是專利申請大幅反彈的重要動力。最近十餘年來,歐洲在專利申請總量中所佔比例一直難以過半。2021年也不例外。歐洲專利局接到的專利申請,只有44%來自歐洲。但德國仍然得以位居第二。法國專利申請2020年曾受醫藥領域專利申請帶動,在整體趨勢下滑之際,一枝獨秀,大幅增長3.1%,但2021年則回落0.7%。不過,法國仍然保持了繼德國之後的歐洲第二大專利申請國的地位。在全球總排行中,位居第五。

美國仍然是專利申請數字最多的國家,全年申請總量達46553項,佔總量四分之一。相較於2020年,增幅為5.2%。但亞洲企業表現更為活躍。在歐洲提交申請最多的企業均來自亞洲,首先是中國電訊領域巨頭華為,全年提交3544項專利申請。緊隨其後的是三星和LG這兩家韓國企業。之後才是歐洲的愛立信集團和西門子集團。

亞洲企業的活力反映出數字通訊及計算機技術引領當今科技創新潮流的趨勢。歐洲專利局首席商業分析師Yann Ménière表示,歐洲仍然有很多創新發明,但仍主要在傳統領域,諸如交通、航空製造、化工和機械等等。

中國專利申請在2021年尤其表現出強勁增長勢頭,同比猛增24%,共提交16665項申請。在美國、德國、日本之後,總量排行第四。歐洲專利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提交的專利申請翻了一番。而整體來看,最近十年,中國在歐洲的專利申請增長了四倍!

如果說這種強勢增長反映出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活力的話,中國與美歐國家圍繞知識產權保護的糾紛也不斷增加。中國強迫外國企業轉讓技術的做法尤其受到詬病。有分析指出,在竊取科技機密之外,強迫進軍中國市場的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研發部門也是中國科技研發得以迅速起飛的重要手段。與此同時,中國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使中國在專利大戰中處於有利地位。

每項專利背後也是巨大的商業利益。2022年2月,歐洲聯盟就針對中國政府最新推出的一項旨在阻止歐洲企業在境外投訴的法律,提請世界貿易組織裁決。這項規定尤其影響那些掌握與標準制定相關的技術的企業。所謂與標準制定相關的技術指的是例如智能手機、5G通信技術等影響某些產品製造的國際標準制定的專利。在過去,歐洲企業與中國製造商發生分歧時,可以向歐洲法院投訴。並通常可以勝訴。但2020年8月起,中國最高法院允許中國法院發布禁訴令,阻止企業在境外法院投訴,否則將處以罰款,而且境外法院的裁決也被視為無效。但中國法院判處的罰金通常低於歐洲法院通常判例兩倍。芬蘭諾基亞集團及瑞典愛立信集團都曾深受其害。愛立信集團認為他們應得的專利收益每季度損失在1億到1億5000萬歐元之間。歐盟認為,歐洲企業因此被迫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向中方企業讓出版權,並因此而面對對自己不利的競爭。歐盟要求世貿組織就侵犯知識產權展開磋商。如果60天內無法達成共識,歐盟將可以要求世貿組織做出仲裁。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