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面對戰爭,抗擊通脹變得更加複雜,金融穩定風險已經增大

發表時間: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全世界面臨的金融穩定風險增加,並令人關注各國經濟和市場在更長期內受到的影響。這場戰爭爆發之時,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蘇的步伐已經放慢。戰爭必將對金融市場的抗風險能力構成考驗,並給金融穩定帶來風險。

Podcast
Podcast © FMM
廣告

烏克蘭和俄羅斯面臨著最為緊迫的風險。但我們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宗商品市場和供應鏈的嚴重擾動對宏觀金融穩定、通貨膨脹和全球經濟產生了不利影響,從而造成下行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金融顧問兼貨幣與資本市場部主任 Tobias Adrian 表示,自今年年初以來,大多數國家的融資環境顯著收緊,特別是東歐國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的幾個星期內,伴隨通脹不斷上升,人們預期央行即將加息,這導致發達經濟體的融資環境明顯收緊。即使融資環境有所收緊,但其仍接近歷史平均狀態,且大多數國家的實際利率依然處於寬鬆水平。

融資環境的收緊有助於減緩需求增長、防止通脹預期脫錨(即對未來價格持續上漲的預期成為常態),也有助於通脹回到目標水平。

為控制通脹,許多國家的央行可能不得不以比當前市場定價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幅度收緊貨幣政策。這可能使政策利率提高到中性水平以上(“中性”水平是指貨幣政策既不寬鬆也不緊縮,而是處於與經濟保持充分就業和穩定通脹相一致的水平)。這很可能導致全球融資環境進一步收緊。

在通脹持續高企的環境下,各國央行已經面臨著一種棘手的權衡取捨,而新的地緣政治形勢使央行的工作變得更加複雜。央行必須讓通脹回到目標水平,同時還需要關注全球融資環境過度收緊對經濟增長造成的損害。在這一背景下,並且考慮到金融穩定風險上升,如果烏克蘭戰爭 加劇或對俄制裁升級引起風險的重新評估和再定價,則可能使疫情期間積累的脆弱性問題(房價急劇上漲和資產估值過高)暴露出來,從而導致資產價格大幅下跌。

戰爭以及相關制裁措施的影響持續回蕩。其將通過各種潛在的放大渠道考驗全球金融體系的抗風險能力。這些渠道包括:金融機構對俄羅斯和烏克蘭資產的風險敞口;市場流動性和融資壓力;新興市場“ 加密資產化” (即居民選擇使用加密資產,而不是本幣)的進程加快。

歐洲比其他地區面臨更高的風險,這是因為其在地理上與俄烏戰爭更加接近,在能源需求上依賴俄羅斯,且一些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對俄羅斯資產和市場的風險敞口不容忽視。此外,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波動,可能給大宗商品融資和衍生品市場帶來巨大壓力,甚至可能引起更多類似上個月鎳交易中出現的那種劇烈波動。在地緣政治局勢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環境下,這種波動可能給流動性和融資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新興和前沿市場目前面臨著更高的資本外流風險,其中,大宗商品進口國與出口國的風險有所不同。在地緣政治局勢不確定的情況下,外部融資環境收緊與美聯儲政策回歸常態(其已於3月第一次加息,且預計將更快縮減資產負債表)相互作用,很可能會增加資本外流風險。

Tobias Adrian  認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在發行主權債券的前沿市場經濟體中,交易價格承壓(即利差超過1000個基點)的發行人佔比大幅上升至20%以上,超過了疫情前的峰值水平。這一情況雖然值得擔憂,但系統性影響有限,這是因為到目前為止,這些發行人在未償債務總額中的比重仍相對較小。

在中國,最近的股票拋售(特別是科技部門股票)、房地產部門持續承壓以及防疫封鎖措施重新出台,引發了人們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這可能給新興市場帶來溢出效應。伴隨房地產部門受挫且持續承壓,金融穩定風險已經增大。為緩解資產負債表壓力,可能需要採取超常規的金融支持措施,但這會加劇未來的債務脆弱性。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