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法國政府為何要將法國電力公司重新收歸國有?

發表時間:

2022年7月法國政府正式宣布將斥資97億歐元,以每股12歐元的價格,代表國家併購法國電力公司餘下的全部股份。相關提案目前已經送交議會兩院討論。倘若一切順利,這家由國家控股達84%的公司將在經歷17年股市洗禮之後,重新全面國有化。7月初,政府總理宣布這項措施時,股票市場出現積極反彈。法國政府公開出價收購該公司剩餘的大約16%的股份有何意義?市場為何對這項決定反應積極?

2022年7月,法國政府宣布將斥資97億歐元將電力龍頭企業法國電力公司EDF全部收為國有。
2022年7月,法國政府宣布將斥資97億歐元將電力龍頭企業法國電力公司EDF全部收為國有。 REUTERS - PASCAL ROSSIGNOL
廣告

新形勢賦予新角色

在伴隨俄烏戰爭而來的歐洲能源危機背景下,法國政府有意將電力公司收歸國有似乎順理成章。但這項國有化行動也是馬克龍第二任總統任期能源轉型方案的一部分。7月19日,經濟部長勒梅爾宣布斥資97億歐元併購該公司剩餘股份時在公報中指出,國有化行動之後,法國電力公司將有能力加速落實總統的新核能發展方案以及可再生能源部署。

的確,在氣候變化挑戰日趨嚴峻,而俄烏戰爭爆發又凸顯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背景下,法國總統選擇了核電與可再生能源並舉的策略。在核電領域,法國將修建至少六座第三代壓水反應堆核電站。法國電力公司無疑將在其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但這意味着該公司亟需大筆資金,一方面投入新反應堆建設,另一方面也需要維持日漸老化的現有核電設施繼續運作,以保證電力供應。更何況,現有核反應堆中近一半反應堆近期均因為維修,或者因為發現腐蝕問題而停轉。

捉襟見肘的財政現狀

但事實上,該公司目前的財政情況並不令人樂觀。首先,該公司負債嚴重。截至2021年底時,公司負債已達440億歐元。預計到2022年底,負債金額可能超過600億歐元。其次,眼前的能源危機雖然推高能源價格,但該公司並未能從中獲利,甚至恰恰相反,因為政府為應對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高通脹,要求該公司向其它電力運營商,也就是它的競爭者,大量低價出售電力,以便這些運營商可以向消費者壓低電價。而該公司近一半核反應堆處於停轉狀態也導致電力生產減少。

在股票市場,該公司股值也持續下跌。在政府總理7月初正式宣布再次國有化決定的前夜,每股標價尚不足8歐元。而17年前,該公司2005年上市之初,每股標價為32歐元,此後甚至一度升至每股84歐元。經濟學者Elie Cohen就此向法新社表示,三重失敗導致政府決定重新將該公司收為國。一是經濟上的失敗,因為公司未能保證穩妥的財政形勢,二是工業層面的失敗,因為公司未能保證生產能力的良好運行。三是政治上的失敗,因為國家的核工業戰略猶豫遲疑。

政府代表國家公開出價收購法國電力公司剩餘股份的方案已經納入政府的預算修訂案,提交議會兩院討論。倘若修訂案獲得通過,而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參考獨立專家意見之後不予反對,競爭管理局也無異議,法國政府預計可在今年10月底完成併購行動。

國家持股100%會帶來哪些改變?

從技術層面講,對於法國政府而言,此項併購行動其實只需先增加收購該公司6%的股份,在國家控股達到90%的水平後,宣布公司退出股市,然後完成對散戶手中其餘10%的股份的收購。對於目前的散戶來說,政府出價每股12歐元,意味着與半個月前相比,股價增值53%,即使與最近12個月以來的股價平均值相比也增值34%。

對於企業來說,全盤國有化後,公司有望獲得更好的融資條件。在此之前,由於該公司始終債台高築,評級公司一度威脅將下調法國電力公司的信譽級別,這意味着該公司在市場上將很難獲得優惠貸款。而最近三年,法國國家在金融市場上的借貸利息曾長期為零。

從政治層面講,全盤國有化將有利於政府自主推進能源轉型、爭取能源獨立的措施,而不必在意其它股東的意見,也不必受市場效應左右,因為公司將退出股市。

7月26日,國民議會加時討論之後,通過了包括法國電力公司國有化方案在內的政府預算修正案。

國有化之後

應該說,這項國有化措施目前在法國朝野及民間並未掀起大的波瀾。措施宣布之後,公司股值也迅速反彈,接近政府的12歐元併購標價。但國有化只是政府方案的第一步。政府希望的是在收回對該公司的全面控制之後,推動改革與企業重組。眼前的這種共識是否能持續還要看政府會推出怎樣的企業重組方案。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