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夏明:國際制裁對俄、中兩國均有重大衝擊,關乎長期戰略格局

發表時間:

烏克蘭的危機局勢急轉直下。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突然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親俄勢力控制區“獨立”地位、派出軍隊進入頓涅斯卡和盧甘斯克,以擔負“維和職責”後,又在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期間,宣布在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24日凌晨,普京宣布: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展開“特別軍事行動”後,俄羅斯軍隊從各個方向入侵烏克蘭,炸毀該國數十處軍事設施,導致烏克蘭士兵40多人陣亡。烏克蘭隨即宣布與俄羅斯斷交。基輔市內一片恐慌。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行動反響強烈,一致譴責俄羅斯侵犯烏克蘭主權、破壞國際法,同時也出台了相應的制裁措施。我們在今天的本節目中,請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政治學教授夏明先生就俄烏局勢相關的話題談談他的看法。  

普京向全國發表講話,俄羅斯軍隊向烏克蘭發起攻擊 2022年2月24日
普京向全國發表講話,俄羅斯軍隊向烏克蘭發起攻擊 2022年2月24日 © Russian Presidential Press Service via AP
廣告

法廣:俄羅斯總統普京不顧國際社會壓力,對烏克蘭採取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您如何看待當前的這場危機局勢?

夏明:是,對俄羅斯的這種行動,我覺得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淵源。因為俄國人從莫斯科公國以來,有這麼幾百年的擴張歷史。基辛格在《論中國》這本書里講到:俄國人只要有機會就不會忘記攫取每一寸土地。俄國地處歐亞大陸中心,這和地緣處境有關,它不斷地往東西、往歐洲、亞洲進行擴張。但是俄羅斯擴張,我們放在歷史長河來看,基本上它佔了很多土地,尤其從中國奪了很多土地,但是總的來說,它失敗的記錄是很長的。所以今天英國國防部長就說:70年前我們在克里米亞戰爭把俄國打敗了,現在要打的話,我們還可以把它打敗。所以你看,不僅英國把俄國打敗過,日本在1905年的戰爭中,也把俄國打敗過。在一戰中,俄國被德國也打敗了,最後俄國革命退出一戰。在阿富汗,蘇聯也是失敗的紀錄。在跟美國的冷戰較量中,蘇聯也失敗了。當然在跟美國的較量、在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其實也示弱了。甚至對中國來說,在1969年的珍寶島之戰,中國也說“我們教訓了一下社會帝國主義”。所以我覺得俄國它有各種擴張的內在的衝動,但是它的很多衝突就有一種冒險的行為、有一種機會主義的行為,所以它失敗的機會也很高。

今天普京其實也是在進行一種地緣主義、機會主義的冒險行為。為什麼他要這樣去做?其中有很重要的因素在於:1991年蘇聯崩潰以後,俄國的大國地位急劇喪失,國內的反對派-甚至今天我們也知道納瓦爾尼被普京下毒、試圖把他謀害,後來再把他給關進監獄裡邊-俄國國內的反對派也都增長的非常強勁。所以對普京來說,他面對的在全球、尤其對西方給他的孤立,他面對西方不斷地擴張,因為到底烏克蘭要不要加入到北約裡面,對俄國來說,當然就感覺到非常的不安全。尤其是他擔心像烏克蘭、普京也講:烏克蘭搞選舉的舞弊,把一個親俄的政權變成一個親西方的政權。他其實內心還是非常的恐懼、西方國家不斷推動的顏色革命對他帶來的困擾,尤其這種深層的政權的擔憂。因為他任職已經20多年,所以普京他今天看到:因為有新冠疫情帶來的世界混亂,尤其是美國,也有各種西方國家引導的變革在西歐,美國也出現了一些軍事上的調整,尤其是從阿富汗撤走以後,反映出美國不想再馬上加入到另外一場地面戰爭,美國軍隊不想再捲入。這些讓普京認為:他現在有機會。普京想利用當下這種混亂、想冒險奪回在整個冷戰失敗中蘇聯失去的勢力範圍。所以我覺得他恐怕是想藉此機會,重整俄國所謂的大國地位,其實目的還是要強化他自己的專制統治。

法廣:針對普京的做法,許多國家宣布了制裁措施,還有一些措施可能會繼續出台。實際上,這些措施對俄羅斯的作用似乎並不明顯,相反,可能會引發對全球經濟的嚴重影響,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夏明:對,剛才我講到地緣,俄羅斯在歐亞大陸橫跨,跟它任何的動作、尤其是對烏克蘭的入侵,對美國當然是有影響。但它更直接的影響西歐和東歐,同時也影響到日本,其實也影響到中國,而且對中國的影響,負面的因素恐怕還大於正面的因素,尤其從長遠來看。所以對全球來說,對俄國的這種做法,甚至聯合國總體的辯論,對俄國的做法,當然是把它給看成一種擴張、一種侵略、一種破壞和平、一種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行為。甚至用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的口吻來看,也是“一個國家的領土、主權、完整不應該受到侵犯”。所以當然全球的反應是非常的強烈。西方國家的制裁,不僅是美國跟西歐國家,現在日本也加入了,澳大利亞、北約國家都加入了,台灣也加入了。台灣其實在俄國還是有非常多的影響。所以我認為這種制裁對俄國的影響其實是會有非常重大的、長遠的殺傷力的。

當然,因為普京做了很多準備,他知道西方國家不斷地在對他進行打壓,而且西方國家對他的制裁、從奧巴馬總統那個時期開始,到特朗普總統期間也都沒有變化,拜登繼續在這樣做。所以普京做了某些應對,包括更多的儲存他的外彙儲備。另外更多的向中國靠攏、跟中國抱團等等,使得他有一個緩衝。尤其普京還有一個做法,就是只要任何受到制裁的、他的這些寡頭集團、或者是寡頭集團控制企業、或者是銀行,他都會形成一個補貼的效應,就說:如果制裁你受到損失,國庫裡面就會進行補貼來給你。這樣就使得我們所說的、普京的寡頭集團在制裁過程中受到直接的打擊,有一定的緩衝。但是我們不要低估了:當西方國家對普京和對普京的統治集團進行全面的金融制裁, 讓普京和他的這些寡頭的夥伴付出代價會非常高。另外,德國已經響應把天然氣管道的計畫也已經停止。其他的歐洲國家聯合在一起的話,不僅對俄國這些市場進出口、還有技術等各種進行制裁,從長遠來看,對俄國(打擊)會是非常大的。其實俄國的經濟當量很小,整個俄國的國家財政收入不如一個沃爾瑪公司。俄國的整個經濟體量比澳大利亞還小,當西方國家團結在一起,對俄國進行修理的時候,尤其是儘管有新冠疫情,西方國家也在反思它的生產鏈上的重組,那我覺得這麼大的格局,其實決定了下一場經濟復蘇、或者是全球化再一輪啟動,誰輸、誰贏的關鍵。從長遠來看,俄國應該說就像前面的冷戰一樣,像蘇聯一樣被拋進新冷戰。所以從長遠來看,對俄國產生的影響是兇多吉少,而且這種長期的壓力對俄國的政治因此會產生新的動力。所以我覺得對俄國的政治變化,恐怕還會有更多的變數。當然西方國家現在面臨著新冠疫情、面臨這麼多的危機。對西方領導人來說,他們就說許多大危機就一起來應對吧,可能這樣反而會使得西方國家在目前的情況下更多的團結。

法廣:根據目前的局勢看,一場戰爭似已打響,這場戰爭將引發怎樣的地緣政治變化?您如何分析美國的作用?

夏明:我們看到2月24號星期四早晨,普京已經發表了講話。他說,現在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已經開始。他說,他的特別行動的目標,不是要佔領烏克蘭,而是要使烏克蘭非軍事化。我們也看到了報導,不僅有爆炸,而且已經開始使用導彈。儘管普京認為他並不想把這個戰爭變得特別大,讓他不可收場。他認為這是一個特殊的行動,尤其是支持兩個所謂的獨立國家,因為他操控了在烏克蘭境內的兩個城市,以俄國人-大概佔了70%左右這個比例-所以成立了兩個新的獨立國家-頓涅斯卡和盧甘斯克-,現在普京就成立了這兩個獨立的國家,然後以“維和”的方式進去。他做的這一切跟二戰的時候-當時希特勒在蘇台德地區、用捷克的蘇台德地區的德國人的地位來說事,最後把蘇台德地區給兼並了,最後引發二戰-其實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所以這種戰爭一旦開始,西方國家就反映的非常強烈。所以我認為:到底未來的結局會怎樣走?包括整個過程會怎麼樣走?就變得難以預料。因為畢竟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傷害最大的一次戰爭,時間進行的這麼長,最後也都是由很多小事、許多國家沒有預料到的方式發生的。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戰爭一旦開始,確實要做好最壞的一種準備。對美國來說,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它現在起的作用是什麼?當然,這與美國跟北約不斷地擴張是有關係的。因為我們知道,“北約”是跟“華約”是兩個對峙的軍事組織,剛才我也講到,自從蘇聯崩潰以後,華約就解散了。華沙條約組織解散以後,對北約來說,其實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因為它沒有一個軍事集團對西方國家形成直接的衝突或者威脅。但是美國顯然沒有把北約解散,而且美國在把北約的使命不斷地進行重組、或者調整、或者更新。這樣就把前蘇聯、或者前東歐的共產黨國家許多就納入到了北約體系,形成了一個集體的安全協議、軍事同盟。當然這對俄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憂慮。這裡邊俄國跟烏克蘭、跟西方的衝突,當然就有長久的、尤其是冷戰以後的根源。我剛剛講到,美國從伊拉克、阿富汗撤軍以後,美國現在說得很清楚:我們沒有意願馬上就再捲入到一場新的戰爭。也就是說,美國不會進入到烏克蘭去參加這個戰爭,而且烏克蘭也不是北約的一個軍事同盟國。所以美國在加強北約的安全、同時給烏克蘭提供這種武器和技術及情報各方面的支持,美國當然會非常關心這場戰爭,希望這場戰爭不要讓俄羅斯得逞。因為如果俄羅斯全面地得逞的話,烏克蘭不堪一擊、就完全被失去了的話,就像普京講的“讓烏克蘭非軍事化”,烏克蘭就變成一個中立國、成為俄國的附庸的話,那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在西方盟國的領導地位和他的利益、他的信譽都會受到損傷。所以作為美國總統拜登,他在美國的政治中,尤其是在跟美國總統川普的不斷的辯論中,川普藉此發難說:拜登就是一個弱勢總統,就是會讓美國不斷地失敗、受到外國的欺負。所以對美國來說,對於拜登來說,他如何處理這場戰爭?如何讓美國的利益不受傷害?如何讓美國的盟國對美國有信心?那我覺得都是會讓美國付出非常多的努力。

法廣:面對這場危機,中國採取怎樣的立場?俄烏的危機局面將對中國產生怎樣的影響?

夏明:中國,你可以看到,在這場危機中有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因為人們就要問:是俄國跟中國結盟了嗎?中國真的支持俄國嗎?我們看到冬奧會上面有一個邊場重大發展,就是普京到了中國、跟習近平進行會談、簽署中俄聯合公報。這個聯合聲明給西方的一個信息就是:好,中俄結盟。中俄結盟的話,如果今天俄國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話,當然西方國家就會以為這是中俄聯手的一個行動。所以人們對中國是不是要對台灣採取聯手行動,當然就有很大的擔憂。其實我們如果在裡面看,還有一種思維可以考慮,就是說:其實中俄有一種半結盟,但是中俄說得很清楚:他們都不會軍事結盟國家,他們有這麼一個夥伴關係,是在背靠背檔箭,這是肯定的。但是裡面是不是有“普京在算計習近平”?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普京他是一個非常懂戰略、也懂歷史的領導人。他也很清楚,1958年毛澤東算計了赫魯曉夫,毛澤東跟赫魯曉夫見面以後,也沒有給赫魯曉夫通報他要炮轟台灣金門。但是赫魯曉夫一回到莫斯科、三個星期以後,中國就開始炮轟台灣金門,就讓美國覺得赫魯曉夫是支持毛澤東的,中蘇是在合謀搞美國、或者搞台灣。那麼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跟卡特談中美建交。回來以後,鄧小平就開始掀起了所謂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這樣的話,蘇聯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不是美國跟中國又在合謀、在算計蘇聯。所以你可以看到,其實我並不認為普京在冬奧會上給習近平說:我要打烏克蘭,你要支持我。我相信其實普京是在利用這個給外界造成的形象,說:你看,我們中俄站在一起,我們簽訂了聯合聲明,好像結盟了。這樣的話給西方的印象。其實我覺得恐怕習近平,這次是被耍了,他其實有一種苦衷、是有苦難說。這恐怕也是普京用的權術、用的外交,對中國兩次耍俄國、或者蘇聯的一種報復。

其實俄國對中國的威脅會更大。因為我們也知道,人們說,中國會利用這個機會收復台灣。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是說:中國是不是要收復過去失去的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收復海參崴?這些恐怕更重要。另外,中俄長久的這個關係、就地緣政治,中國是有《三國演義》裡面,是有“遠交近攻”,俄國就在中國的旁邊,是兩個國家,他們的戰略衝突會更大。而且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跟俄國在意識形態上其實更近。跟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共產黨國家,反而其實更遠。所以俄美關係修復的可能性、尤其是如果出現政權的再度變更,其實修復關係的可能性更大;對中國其實反而會變得更孤單。同時西方國家對俄國的經濟制裁-剛才我講到-可能對俄國產生的作用不會那麼大,但是,你如果知道中國是作為第二大的經濟實體,如果我們知道在對北朝鮮制裁的過程中, 中國的經濟或中國的銀行遭到美國的傷害;在對伊朗的制裁過程中,像華為也受到了西方或者美國國家的這些傷害等等。那你可以看到,其實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罈罈罐罐要比俄國要多得多,今天如果要制裁俄國,中國如果是跟俄國的貿易和經濟關係如何處理?當然,中國要受的損失要比俄國大得多。所以這裡面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中國是否願意為俄國買單?還有一個就是說,西方國家對俄國的制裁有沒有效?所以不僅僅是讓俄國到底傷害多大,其實更重要的是讓普京有一個機會成本的核算是不是畫得來?因為畢竟像我剛才講的,在整個的這個衝突中,俄國佔領了烏克蘭的頓巴斯地區的兩個城市,這兩個城市人口也就三百萬左右,經濟當量佔了烏克蘭的大概16%,對俄國來說是一種幫助,但是人口不到10%。所以對俄國來說,它拿到這些東西,最後它要付出的代價恐怕是會超過這些。所以我覺得這種制裁對中國、 對俄國恐怕都會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