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旅法學者劉學偉:法國極端派一旦上台,可能預示着歐盟整體走勢的轉折

發表時間:

隨着立法大選第二輪投票的結束,法國政壇顯現了1958年以來鮮有的支離破碎的複雜的政治格局。剛剛獲得連任兩個月的總統馬克龍所在陣營,在第二輪立法選舉中遭遇重創,最終未能獲得國民議會的絕對多數議席,從而為總統推行各項改革蒙上陰影。極右翼勢力強勢擡頭,以贏得89個議席的結果實現歷史性突破,從而成為議會中不可小覷的第二大反對黨。在極短的時間內由四個黨派形成的左翼聯盟,雖然未能實現共治的願望,卻成為國民議會的第一大反對黨,取代了迄今為止一直由右翼黨派扮演的這一角色。

法國立法選舉
法國立法選舉 © 網絡
廣告

這次立法大選結果,再次凸顯了法國“兩個極端,包圍中心”的三大政治板塊,徹底推翻了法國傳統上左右翼兩大黨輪流執政的格局。如何評判本次立法大選?接下來的五年,法國將面臨怎樣的挑戰?這次選舉又將如何影響歐盟的前程?如何展望總統馬克龍未來的執政局面?我們帶着諸多疑問,連線到旅法學者,歷史學博士劉學偉先生。

法廣:首先請談談,您如何評判本次立法選舉結果?

劉學偉:法國的2022立法選舉已經塵埃落定,大家都以地震來形容比喻。不過這個地震該算幾級,還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本人的基本看法是,這次地震大體六級,(會有許多樓層破損,但還不至於整棟樓坍塌。)還算不上毀滅性,(八級或以上,整座城市夷為平地。)甚至算不上大破壞級,(七級,大片樓群整體坍塌。)因為,馬克龍的聯盟似乎還大有機會可以勉力維持權力,他的各項既定政綱(比如延遲推休年齡到65歲),還是有機會得以逐步推行,只是會受到更大的阻力,需得做出更多的妥協。

我們先來看看新議會的各黨分野。和總統選舉的預測相當準確不同,這次的民意測驗結果失准較大。

按內政部的官方數據,今年 的兩個聯盟分別佔據第一個第二的地位。馬克隆的總統多數派總計得到245個席位,低於民意測驗(255-295)的下限一些。梅朗雄倉促捏起來的NUPES新(極)左派聯盟得席133,比各方預測(150-190)低出更多。倒是共和黨的實得席位64符合預測(50-80)。黑馬當然就只剩下勒龐的國民聯盟,實得89席,超出預期(20-45)至少一倍。

主持人剛才提到這次選舉的兩大特徵,不過我的描述稍有不同:第一:溫和派的兩個主要政黨(不只是執政的中派前進/復興黨,還要加上傳統的右派大黨共和黨)的議席都大幅縮水達40%以上。第二大特徵眾目睽睽:極左和極右都大幅擴張。不屈黨自身的議席加了4倍有餘,國民聯盟的議席更是加了11倍之多。

法廣:法國執政黨面臨的最大難題和挑戰是什麼?

劉學偉:上一屆議會,總統自己的前進黨單獨就擁有308席,比絕對多數還多出19席。現在的馬克龍總統多數派包括四個黨,就算團結穩固,離絕對多數所需的289席也還差44席之多。這個五年都不會變動的基本格局,必然迫使馬克龍執政之路如履薄冰,不得不到處尋求妥協。和多數觀察家的考量一樣,本人也認為,馬克龍最為靠譜的選擇是和中右的共和黨結盟或准結盟。十分遺憾,聽到的消息是,現任共和黨的主席Jacob已經宣布他們要做反對黨。筆者傾向認為,經過應當一定會發生的複雜的幕後討價還價和妥協之後,這個狀態是很有機會改變的。

另一種可能性就是保留現在的准多數黨政府,逐個議案甚至逐個條文(cas par cas)地在議會中去爭取絕對多數了。這樣當然艱難得多,但在第五共和國的體制下,絕非不可行。法國第五共和國已經有過兩次左右共治。現在的情況,比共治還好得多。因為,法國的憲法有一個神器叫做憲法第49.3條款。即政府只要押上責任,可以不經議會投票,強行通過議案,除非反對派能以289票的絕對多數推翻政府。這樣的事,在第五共和國,真還沒有發生過。因為反對黨通常總是不團結的,太難同仇敵愾,一致投票。比如現在畢竟與復興黨很多理念想通的共和黨,遇到困局,只要棄權不做聲,就可以救下馬克龍。憲法第49.3款在第五共和國已經被使用共計87次,其中1988年當政的社會黨弱勢總理羅卡爾一個人三年內就用過28次。不過,2008年修改憲法以後,49.3條款每年限用兩次。這也夠用了吧?鑒於街頭的非常可能再起的黃馬甲運動和尋求就可能多的共識的正常願望,想必馬克龍非萬不得已也不會使用,更不會濫用這個神器。

法廣:您對極右和極左翼勢力在這次總統選舉和立法大選中的強勢擡頭作何解讀?

劉學偉:梅朗雄的聯盟顯然是一個臨時拼湊的選舉聯盟。這次他們取得的成績證明,哪怕是臨時的聯盟,只要互相讓票,每個選區推出單一候選人,也是可以很有效益的。但既然沒有達到聯合執政的最高目標,他們的共同綱領並沒有實施的機會,這個聯盟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他們可能很快就會回歸一盤散沙。

倒是勒龐家族一直領銜的的極右派,數十年的耕耘,今天算是第一次有了大的收穫。其實1986,國民陣線就曾在國民議會拿到上一個高峰35個議席。那時總統是密特朗,為阻攔希拉克領銜的右派,居然搞了一次比例代表制議會選舉,國民陣線籍機大進。以後議會改回現在的兩輪多數制後,極右派就再也沒有得到壯大的機會。直到今天,這個黨積蓄的勢力已經足以突破兩輪多數制的閾限。

和歐洲的其它極右派一樣,這個黨歷久不潰,甚至日益壯大的根本原因是相當一個數量的歐洲血統的人的確深深地恐懼他們的祖傳土地上的這個文明的管理權會逐步地,無可挽回地拱手相讓與其它的族群。事實與他們的想象其實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未來也的確可能朝那個方向發展。屆時他們大概率會做些什麼,哪怕相當激烈。

面對法國,筆者現在最大的危機感的是前面已經說到的極左尤其是極右派的勢力不斷膨脹的大趨勢還有否可能被攔下?如果從現在的趨勢直接外推,筆者對法國可以預期的整體前景的基本預測是:少則五年,多則十年,或者極左,更可能是極右,就會有80%的概率上台執政。那個局面如果真的出現會如何?筆者只是深覺恐怕會比現在糟糕很多。

法廣:法國的這次選舉,對歐盟的前程有什麼意義?

劉學偉:只要馬克龍在法國執政,歐盟的近期前景應當還不至於遇到生存性的危機。筆者感到更深的危機感的是,法國的極端派上台的那一天,很可能就是歐盟整體走勢的一個轉折點了。因為,這兩個極端派,都是嚴重的疑歐派,他們無論是誰上了台,雖然不會是馬上,也不會非常地劇烈,但會堅定不移地開始逐步拆解歐盟。離開了歐盟雙駕馬車之一的法國的一心一意或同心同德,歐盟大體上都只能是逐步走上下坡路了。北約的衰落可能會慢一些,因為還有其它的因素參與,首先就是俄國的威脅。這個威脅有多大,要先看俄烏戰爭以什麼樣式結束。現在先不談。

自公元476年羅馬帝國崩潰,迄今已超過1500年,歐洲就從未統一過。現在這個歐盟當然偉大。那麼多高傲的民族,居然在自願而又和平的前提下,聯合起來。其巔峰就是1995年的申根協定和1999年的歐元區建立。從今以後,歐盟的光鮮亮麗時代恐怕真的是不長了。有人說,烏克蘭正在申請加入歐盟,這個過程至少會有十年。但十年以後,歐盟面臨的難題真的可能不是再如何繼續擴大而是怎麼能夠慢些瓦解了。歐洲統一的千年夢想,恐怕還是要功虧一簣了。因為歐洲的整體文明,的確是可能已經開始走衰,各種負面因素實在已經開始大量積累。比如這次的法國疑歐派的坐大。

沒有法國而由德國單獨主宰的歐盟真的是不可想象的。因為世人實在無法忘記兩次世界大戰由何而來。再一次慶幸,我們至少還有五年的時間。希望法國的共和黨,甚至社會黨、綠黨等傳統中間溫和勢力,以大局為重,與馬克龍誠心合作,找到五年或十年以後,讓法國不墜入極端派手中,歐盟不會走向瓦解的出路。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