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中俄聯合軍演及烏俄戰爭六個月以來的中俄關係

發表時間:

俄羅斯對烏克蘭起初的“閃電”入侵至今已持續超過半年,“堅如磐石”的中俄關係六個月來有無演變?習近平與普京在今秋G20峰會再次會面的可能,中國加入俄羅斯遠東年度軍演透露哪些信息?本次專題我們連線 旅美時事評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王軍濤先生談談他的觀察。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習近平 北京,2022 2 4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習近平 北京,2022 2 4 © ALEXEI DRUZHININ / AP
廣告

分兩個層面、三個階段看六個月間的中俄關係

王軍濤:我覺得中俄關係在這六個月中間我們要分兩個層面、三個階段來看,第一個層面就是習近平這個層面,習近平實際上是希望通過發展中俄關係,在某種意義上向全世界做一個姿態,分攤他在美國所面臨的壓力。因為中美關係他沒有搞好,加上美國在聯合西方世界在香港新疆等問題上對他施加壓力,所以習近平在這裡我覺得有點雞賊的想法,就是想通過如果俄羅斯能夠在歐洲施加壓力,同時中國在姿態性的和中國做結盟的話,能夠讓西方再像比如西方在打擊恐怖主義、當時為了圍堵俄羅斯等等而給中國許諾一些好處,這樣的話減輕自己的負擔。

還有一個層面是工作層面,就是現在外界比較普遍說中國對俄羅斯的私下支持,還有說中國與俄羅斯實際上在進行一些結盟,但是這些在這兩個層面上分開說的話,那我覺得在工作層面上,我認為至少在現在,在中國職能部門中和做實際工作的這些人中,他們主要還是鄧小平時期留下來的,這些人當然會認為中美關係比中俄關係重要的多,這一點他們與習近平的觀點不一樣。你可以看到在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有一次在對外電採訪中,一個美國電台把他逼急了他說,實際上在烏克蘭戰爭開戰的第二天,習近平就打電話給普京,要求他談判。秦剛的意思就是說,實際上中國還是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的,那在這裡就可以看出來,中國在這方面的態度和普京的不一樣。

當然中俄關係中還有俄羅斯一方,俄國一方自始至終就是想把中國拉上烏克蘭戰爭的戰車上,讓中國背書它,在公開姿態上,習近平那個雞賊的姿態性的東西就贏得了在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烏俄戰爭俄羅斯打得不順,這時候中國就更多得力量就出來了,而且在戰爭中俄羅斯甚至一度出現退卻,同樣美國對中國的壓力驟增,而且整個西方世界都非常堅定地支持烏克蘭把這場戰爭打下去,變成了一個俄羅斯在對整個西方世界對抗,這時候我覺得中國的態度就比較曖昧了,實際上中國一直是,包括習近平本人也做了一些退卻,在姿態上,原來說什麼友誼上不封頂啊等等,就開始說下面還是有底線的,底線就是聯合國的憲章啦,要保證互不侵犯啦等等這些東西就出來了,這就等於是間接地在批評俄羅斯了,而且同時也和烏克蘭開始有一些姿態性的表示出來,中國駐烏克蘭大使我相信他在那裡的講話和活動,包括對烏克蘭在這個戰爭中的表現的精神表示欽佩等等,這些其實就是一些姿態,開始向和俄羅斯拉開一點距離,一個也是有西方的壓力。

再往後戰爭進展,中國就比較務實了,因為越來越多的輿論是把這場戰爭和中國未來的中國和台灣在台灣海峽和對台灣的戰爭聯繫來看,西方世界率先就講,說他們怎麼來看,台灣如果發生戰爭時,台灣應當怎麼從烏克蘭的戰爭中吸取教訓, 同時他們也在討論中國是不是也在這方面進行觀察,我覺得這時候中國就開始要考慮這些很現實的問題。到這個階段的時候,中國其實還時在第一個姿態和第二個姿態之間打轉,有的時候會強調和俄羅斯站在一起,有時又繼續強調聯合國的這些準則,因為俄羅斯的入侵的確在世界不得人心,在這點上中國就希望跟世界隨大流,和世界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在某些場合還是要強調他們在第一階段姿態性的說法,但實際上我覺得中國越來越從自己的實際利益出發,在每個部門,比如說,石油,他藉機把俄羅斯受到制裁的石油現在用比較低的價格吞下來,我們知道過去在石油交易上,俄羅斯用比國際市場高的價格與中國簽了一些長期合同,現在中國都可以借這個機會修改一些貿易條款,拿到一些比較低價的石油。

中國對俄要保持若即若離關係,未來或越來越會“兩張皮”,嘴上一套,實際做另一套

現在儘管國際社會都在猜測,不過確實沒有證據證明中國向俄羅斯輸出武器等等支持俄羅斯打這場戰爭,當然中國如果這樣做的話,他總是可以遮住一些耳目的,但時間長了就會被發現。 不過我是想說,在這三個階段,中國在和俄羅斯現在肯定是要保持一個若即若離的關係,一方面在西方面前還是想表現出來,他是可能與俄羅斯結盟的,在姿態上是要站在一起,但另一方面他又不願意背逆世界整個的潮流,還有他要考慮到西方的壓力,我覺得他更多地是西方在這方面通過一個姿態來要到自己地好處,做一個跟西方打交道地籌碼,意思是說,你們不要把我們逼得太急,否則我們就可能與俄羅斯結盟,對你們來說中期長期都不是一個好事情,但實際上走到一起,就是在實際的提供物質支援方面走到一起我覺得可能性不大。中國不光要考慮到對美關係,還要考慮到整個世界的,聯合國秘書長已經反覆強調了,這是代表世界的主流聲音說這是個侵略戰爭,中國當然不願意丟人。還有一個是他要考慮到歐洲,因為他知道他現在的現代化發展,在和美國搞僵了之後,就更需要歐洲和美國分開,香港新疆問題已經把這個關係搞僵了,現在就不希望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搞得太僵,所以總體說,中國可能越來越會“兩張皮”,嘴上說一套,實際上會做另一套。

RFI: 有觀察說,經過六個月的戰爭,俄羅斯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甚至附庸化已經增加,中俄夥伴關係並不能稱得上是對等的吧? 

王軍濤:我一直覺得這是西方的一個說法,西方的這麼一個猜測,你知道西方自由民主國家,多數情況下出於利益來做選擇,但是你要知道俄羅斯這個民族它有它很驕傲的一面,這個民族能走到今天,它能夠在世界上快速擴張, 是和它又很驕傲的民族自豪感有關,包括打這次烏克蘭戰爭,它對很多事情的錯判,與國際社會的看法落差這麼大,也是跟俄羅斯昔日的榮譽感有關係,所以我覺得其實在中俄關係上,俄羅斯一直向立足保持自己和中國的一個比較平衡。我們就舉個例子,比如在中亞發生的幾次危機上,在前一段時間是哪個國家,是格魯吉亞國家出事,他們就趕緊出兵,其實解決的還是親俄派。因為在中亞這些國家,還有接近東歐的國家、前蘇聯獨立出來的國家,這些國家實質上一直有兩派,經濟發達的一般是親俄派,那些不發達的地區往往是親西方的,在這點上,俄羅斯不惜用出兵這種方式其實也是表示了,俄羅斯看到,假如出現真空的話,那可能中國會填補。就是說在中亞,在國際戰略界,一直認為中亞將來是中俄衝突和中俄關係修好的一個障礙。 

我和一些俄羅斯朋友聊的時候,(了解到)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很恐懼的,你知道“黃禍”這個詞,其實西方人的理解並不多,就是俄羅斯人,他們對黃禍比如蒙古啊等等,還有現在看到中國這麼強大,在北方的他們也知道,因為俄羅斯是一個只要自己有利,就可以撕毀國際條約,謀求領土、地緣政治利益等等,所以它很自然地會把別的國家,包括現在對西方世界地解讀,它完全不是按照現代國際的政治規則和道德倫理規則來解讀,它就是按照傳統的地緣政治的觀點解讀。你可以想到,有這種觀念的話,西方對它的威脅其實還挺間接的,中國的威脅才是最直接的,因為它很擔心,如果有一天俄羅斯再進一步失落的時候,中國會不會在西伯利亞等再提出一些要求,因為它也知道,這些在中國人心中的那種憤懣,中國人對“老毛子”的這種憤怒心情是很重的,而中國人也知道,其實俄羅斯在佔領中國領土,傳統上在中國土地上與中國爭奪的時候,對中國人的態度比日本人還壞;日本其實還建設了一些中國,比如在它的殖民地時期、比如在滿洲,而俄羅斯就是一個巧取豪奪的過程,而且在中間所有傳統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佔中國便宜的時候,俄羅斯都要撈一塊,兵不血刃地撈一塊,在這一點上,俄羅斯他們心裡有數,所以你讓他做中國地附庸,他絕對是不幹的,當然從經濟上,因為西方國家更多地是從經濟體能上說,比如像俄羅斯現在地經濟已經不如中國廣東和江蘇這兩個省了,可是俄羅斯畢竟它的軍事科技水平,還有軍事戰爭能力上(都很強)。 它去打烏克蘭戰爭,打對外國的入侵戰爭,它從來打得不好,如果真的戰爭轉到俄羅斯本土上,它一開始也打不好,但是誰要想征服俄羅斯也很有困難,俄羅斯有其傳統的自豪感,它現在就特別不服美國,它不服美國,它怎麼能服中國呢?

在烏俄戰爭持續、台灣海峽緊張的背景下,中國加入俄羅斯8月30日開始的軍演也備受關注,您如何看這一聯合武力展示?這是中俄今年進行的第二次聯合軍事演習。

王軍濤:我覺得在前蘇聯解體之後,中國和俄羅斯從江澤民時期,在第三次台海危機後要恢復與俄羅斯的一些關係的時候,第三次台海危機就是在李登輝訪美之後,江澤民為了備戰台灣海峽戰爭,所以當時就跟俄羅斯迅速簽署了邊境條約,這樣俄羅斯可以把他們的先進武器賣給中國,但是之前,俄羅斯時防止中國崛起,不但他自己保持軍事上武器是至少領先於中國兩代,並且要保證賣給印度的武器領先於中國一代,後來就是在江澤民簽的協議之後,俄羅斯才大舉和中國進行了一些結盟。

在鄧小平以後,中國處理這些問題時,嘴上是一套,  但實際上它還是很務實的。往下看,中俄結盟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中國才是地緣政治上一個最大的,至少在俄羅斯看來,中國是最大的潛在的敵人。就像對於越南朝鮮還有印度,它們認為地緣政治上最大的潛在敵人都是中國,不是美國,因為美國離得很遠。

我覺得中俄關係今天的這個局面就是兩個人,如果這兩個人走掉了之後,這個事就(會發生變化),俄羅斯是如果普京走了之後,當然有說俄羅斯就會分裂,而且它現在佔領的包括烏克蘭戰爭,可能到那是才能真正結束, 在這之前實際上都是停火協議,雙方誰也不甘心,只是不想再打了,都是雙方土地申索的要求等等實際上都沒有實現,是不過是先停火,因為打不下去了,真正想解決問題大概要等到普京死之後,烏克蘭可能才能把它要的土地再要回來,這個在前蘇聯做過一次,前蘇聯垮台之後,它後來的一些加盟共和國獨立,還有一些土地就放棄了;還有在沙皇俄國垮台的時候也有過這麼一個過程,後來一些土地是斯大林時,又藉著二戰前的複雜的歐洲局勢又給一些土地拿過來了。所以你看俄羅斯在這些大的解體的時候都會有一次放棄,它在前一段擴張時期佔領的一些地方,這是一個,就是普京死之後,國際局勢會有一個大的變化,歐洲會緩和,俄羅斯會有一些內亂;第二我覺得是中國的習近平,習近平死掉或者下台的話,中國可能就會全面地改變習近平時期與整個西方自由民主世界之間緊張地關係,那時候我認為中國會有一個變革地機會。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