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旅法學者劉學偉談法國退休體制改革

發表時間:

今年一月初,法國政府提出退休體制改革方案,引發社會強烈不滿。各地掀起的多輪反對退休制度改革的示威浪潮不斷高漲,抗議政府上調退休年齡的示威活動動員了越來越多的民眾,許多年輕人也源源不斷地加入到示威行列。3月13日,政府在議會動用憲法第49.3條款強行通過退休改革法案,反對派提出的不信任動議失敗,總統馬克龍隨後發表電視講話試圖說服民眾的努力未果,抗議浪潮大有不減反增之勢,甚至出現暴力場面,引發社會安全的擔憂。如何解讀法國民眾反對退休改革的堅定立場?這項已在議會獲得強行通過的法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我們請旅法學者、歷史學博士劉學偉先生來談談他的看法。

Comme lors des rassemblements du 23 mars, beaucoup de monde est attendu dans les rues de France ce mardi 28 mars, pour une nouvelle journée de mobilisation contre la réforme des retraites.
Comme lors des rassemblements du 23 mars, beaucoup de monde est attendu dans les rues de France ce mardi 28 mars, pour une nouvelle journée de mobilisation contre la réforme des retraites. AP - Thomas Padilla
廣告

法廣:首先請談談,法國反退休體制改革引發的社會風潮的最新局面

劉學偉:本想等憲法委員會裁決後再發言。現在聽說是414號。太久不最新的發展是:本月28號,周二,法國民眾繼續示威,場面依舊混亂,暴力衝突所在多是。整體規模比起上周還是明顯縮小。政府招呼工會領袖來開會,什麼都可以談,但退休從62 歲延至64歲免談。工會的回應和以往毫無二致,就是要求政府把現在已經提交憲法委員的法案原封撤回,任何細節都不要討論。妥協這個字眼,從工會一方,是自始就不存在。政府一方,到現在這個階段,也是不存在了我不明白,憲法委員會為什麼不加速審理,據說,這樣只需八天。要等到412號,法國民至少就還可多上街一次,那些打砸搶份子又可乘機作亂一次,增加多少損失

法廣:這項法案因何引發民眾如此大的反響

劉學偉:馬克龍和薩科齊一樣生不逢時。薩科齊的改革,碰到的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和2011的希臘債務危機。馬克龍遇到的是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然後是無縫銜接的俄烏戰爭。他都只能先全力以赴,施行危機模式,不惜廣積債務,把眼下的困局對付過去。一挨局面好點,再來力行撙節改革他們要改革,原因一樣,就是,國家的財政,不可能長期地入不敷出,因為希臘那樣的殷或稱滑鐵盧就在前面。他們的改革遇到巨大的困難也一樣,就是法國的整體經濟形勢,就一直在走下坡,老百姓的手頭越來越緊,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呀

歐洲進入低通脹低增長,銀行存款利息接近零,貸款利息接近1%的局面,已經有十幾年老百姓已經習慣了這種雖無增長,但至少是沒有急劇下滑的經濟局面。錢不夠花,政府的一絕招就是大規模擴大國債額度薩科齊時代,為了應付那兩場接踵而至的危機,法國的國債與GDP之比,從65%漲到90%2020年以來,馬克龍為了應付新的危機,這個債額,就一下子躍升到110%以上。而且在通貨膨脹,國債的利息也是飆升。多年以來在0%上下浮動的國債率,現在已經接近3% 整個西方的多少年的低通脹,讓疫情疊加烏俄戰爭危機打破。美國帶頭,實施危機模式,規模發錢,先把民生保住。

當然大家憑直覺也能知道,天上不會掉元寶,出來混還是要的。但是也沒有想到那麼快。本來指望孫子輩再還的債務,怎麼現在就壓上身來?現在整西方的通脹率高企,歐元區8.5%,法國才6.3%,還算優秀生呢老百姓,是不可能直接感知到國家債務的沉重的。但多少年無需關注的通貨膨脹率,現在們就無法不關心了老百姓情緒那麼大,實在並不僅僅是由退休年齡推遲造成,更多的當然是上面說到的實很糟糕的大背景造成。但這個糟糕大背景的成因,這裡就無法談了至於直接談到退休年齡的推遲。本人認為,法國民眾就應該更理智一些了。大家輕易就以查到,現在整個歐洲的平均退休年齡已是65歲,正在朝着67歲的方向前進。而法國的在退休年齡僅62歲,在歐洲實屬最低。就算馬克龍的改革完全成功,要等到8年以後,法的退休年齡才是64歲,依然是歐洲最低,比那時的平均還要低下3歲。上面講到的全面的濟困境,實在是全歐洲,甚至全西方性質的,並非法國獨有。法國的具體狀況,在歐洲/西,算中游。但勞工的待遇,比如35小時工作制,5周的帶薪假,那可是全世界都獨一份呀!

么,為什麼法國民眾的情緒之大也是獨一份呢這大概就得從自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的光榮傳統講起了。自那以來,迄今234年,法國已有五個共和國,兩個帝制和兩個復辟王朝。而英國則自1688年光榮革命335年以來,都是脈相承的君主立憲。美國的獨立建國在1776年,迄今247年,也就一個共和國呀當然本人並不認為,法國財政入不敷出,都是民眾福利惹的禍。比如法國行政開支大手腳,各級議員和官員的優厚待遇,可撙節的地方所在多是。比如那42種不同的退休制度中享有特權的那41種,是不是也都該逐步取消或至少是縮限啊?這些不是也在退休制度改之中嗎?工會不是都不讓動嗎?前日看見法國檢查機構調查幾家大銀行偷稅漏稅,我當也和大家一般憤慨法國的自由是太多,不是太少吧?比如公交系統的罷工權,在薩科齊時代受到了限制。以,動不動就會全城大癱瘓,要用軍車來接送民眾通勤。現在由於工會無法全盤癱瘓公交系,他們罷工的威力就大減了。這是進步還是退步呢

 法廣:作為民主國家,西方的人民有權抗議示威。您認為,街頭示威的民眾,是否能代表人民?或者更深入點,即使是有效的,可靠的人民的多數的意見,是不是一定就對?是不是一定就可行

 劉學偉:在幾天前,彈劾失敗後,馬克龍在電視台的發言中,用了一個法文詞,叫 la foule。這詞可以譯為民眾吧。本身並無貶義。比如,以前幾次聽見說恐怖分子向 la foule 開槍。這個詞的確和 peuple 人民有細微差異。peuple 這個集體名詞,代表的是整體的人民,而 la foule 則不是。但本人同意,他說的,街頭示威民眾尤其是那些使用暴力的人,並不等同整體的人民或選民。這人民的意志是通過選舉,由他們的代表的意見來合法表達的。馬克的法案,的確可能在議會中得不到多數支持,但明確地沒有受到多數的反對。法制國家,法辦事。現在就等憲法委員會的裁決吧再說深一點,如果多數的人民的意見永遠都對,幹嘛不每家裝一個投票機器,每天就任何大議案公民投票,是不是人類很快就可以進入理想世界?西方人幹嘛要大費周章,弄出個那麼複雜的代議制,養了那麼多的議員和行政首長?假設那樣,法國人或西方人的各福利,是不是還可以比現在好很多呀

法廣 :就目前而言,馬克龍政府改革的決心未變,既不妥協,也不重組或解散政府。但是,面憤怒的抗議民眾,當局能否堅持到底?這場危機最終能否得到化解?如果這項法案最終到憲法委員會的否決,相關改革胎死腹中,將給法國帶來怎樣的後果

劉學偉:馬克龍在競選連任的綱領中,第一就說到要完成退休制改革。法國人選他連任就是接了他的這個對法國和法國人的最大承諾。現在到了這最後關口,當局除了堅持,也沒有它的選擇。如果一切推倒重來,那法國就將變成一個無法改革的國家。現在需要的不是時俱進,而是與時俱退。當然除了勒緊褲腰帶,我們還需要找出一些讓人民減輕挫折感的法。還是得再多做一些妥協的

至於街頭的總是摻雜暴力的遊行示威,大概率,法律程序走完之後,還是會逐步平息的如果憲法委員會否決議案,博爾內總理可能會下台,這個或類似的任何縮限民眾福利的革都不再可能通過。接下去幾年,馬克龍肯定就是混日子了。法國就只有沿着2011年希曾經走過的路往下走了喲。到了混不下去的一天,肯定已經不用他操心了如果他不想混,也可以孤注一擲解散議會,重新選舉。新的議會,恐怕中間派的相對多數沒有了,而更可能是極左或極右取得相對多數,而後馬克龍被迫與極左或極右派共治。那,本人覺得,怎麼也得在四年以後法國的下一次大選之後才可能出現的亂局,就會提前上了。馬克龍應當不會那麼蠢個人估計,憲法委員會的委員們,個個都是政界元老,經驗無比豐富,權衡利弊,他們大率會讓議案過關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