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微言微語

脫鉤升級,步步緊逼

發表時間:

一部港版國安法以及港府對香港反對派人士的政治迫害,使中美脫鉤進一步提速,據微信公眾號“國際法務”的綜合報道,12月9日,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布了一份中國公司的清單,在美國11月12日禁止美國交易某些中國證券的行政命令發布後,這些公司的股票或債券不再符合股票和固定收益指數的要求,將被從相關指數剔除。

中美關係圖片
中美關係圖片 © 網絡照片
廣告

這次移出權益指數的中國公司具體包括中國中車、中國交建、中國化學、中國核建、中國鐵建、中國衛星、中科曙光、海康威視、中芯國際等10家公司。移除指令將在12月21日開盤前生效。

固定收益指數涉及的公司包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三峽集團公司、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芯國際。名單僅包括行政命令中明確點名的公司,不包括任何關聯企業,標普道瓊斯指數將進一步關注實體名單的任何更新。

事實上,標普此次的行為並不意外。美國特朗普政府11月12日公布了一項行政命令,規定從2021年11月開始禁止美國投資者購買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的證券。該行政命令旨在阻止美國投資公司、養老基金和其他公司投資由美國國防部指定的所謂“由中國軍方擁有和控制”的中國企業。今年6月24日,美國國防部將包括華為、海康威視、中國移動等20家中企列為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8月28日,這份清單中又新增了11家中國企業。12月3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將中芯國際、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等四家中國公司加入與中國軍方有聯繫的公司名單。至此,美國國防部“黑名單”上的中企達到35家。

標普道瓊斯指數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指數提供商。12月4日,指數提供商英國富時羅素公司宣布,為了遵守美國政府的行政命令,該公司將從旗下產品中移除包括海康威視、中國鐵建在內的8家中國公司的股票,12月21日開盤前生效。本月11號,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啟動暫停中國電信在美運營進程。

而本月7號,美國財政部宣布對14位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實施制裁,並將他們加入“特別指定國民和被凍結人士名單”,理由是他們“涉及取消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一事”。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北京對香港民主程序的無情打擊掏空了香港立法會,使之淪為沒有真正反對派的橡皮圖章機構。打擊之一來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它的行動有效扼殺了香港人民根據《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所享有的選舉他們的民選代表的能力。這些行動再次說明北京完全無視它在聯合國註冊的《中英聯合聲明》條約中作出的國際承諾。

同一天,也就是本月七號,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草案,允許香港居民暫時在美居住。這無異於為香港居民敞開了移民美國的大門。根據該法案,美國可向香港居民頒發為期五年的“臨時保護身份”,這意味着港人可以在美國合法工作。法案還將加速處理“逃離政治迫害”香港居民的赴美難民申請程序,並將此類別申請排除在美國每年整體難民接收人數限制之外。此外,法案將在移民政策類別上將香港區別於中國內地的移民申請。法案還將推動國際合作,特別是鼓勵理念相近的盟國為香港人提供庇護。

事實上,英國當下也正在向香港居民發放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最多的特別旅行證件。據英國政府護照辦公室披露的公開信息顯示,今年前十個月,約有21萬6398名香港居民獲得了英國海外國民護照(BNO),這個數字比1997年以來任何一年的數字都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2%。持有英國海外國民護照的外國人可在英國逗留五年,再定居一年便可申請入籍。與此同時,倫敦的一些房地產代理公司今年的查詢量幾乎增加了80%。根據英國政府的一項研究顯示,估計有290萬香港人符合海外國民資格,其家屬也多達230萬人。在這些符合條件的人中,英國估計在2021-2025年期間將有多達32.2萬人移居英國。

一篇題為《美英對香港居民大開後門,外交部震怒》的網文對中英關係從親密無間到相看兩厭作出詳述,文章寫道:中英兩國曾經自稱雙邊關係走進“黃金時代”,2015年的英國首相卡梅倫不無陶醉地說,中英關係走到了"黃金時代"。當時的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訪華時甚至喊出"欲做中國在西方最好夥伴"的豪言壯語,英國成為少數幾個對中門戶開放,支持中企在英全面參與核電、電信等關鍵領域的西方大國。中國資金和技術一度大量湧入英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計畫中的核能電廠,到通訊設備,無所不在。根據榮鼎集團的一項研究,從2000年到2019年,中國企業在英國的投資額達到了500億歐元,是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的兩倍,在法國或意大利投資的三倍。

然而,2020年僅僅一年時間,隨着華為5G、新冠疫情和港版國安法等焦點問題帶來的爭議,倫敦和北京現如今不僅已成為隔空互罵的“冤家”,甚至到了差一點要"拔刀相向"的地步。約翰遜在今年7月新冠痊癒後,其領導的內閣不僅不再支持華為參與英國5G,反而決定從2027年底起,禁止在5G網絡中使用華為,甚至在上月決心加速,前所未有的將禁裝華為5G設備寫入法律,讓華為徹底失去在英國5G市場翻身的希望。再然後,英國外交大臣拉布在英國議會宣布“立即、無限期”暫停與香港之間的引渡條約,而軍方則宣布新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首次部署,就要去南海與美日進行三國聯合軍演,其針對性不言自明。2020年短短一年時間不到,中美已經徹底走向決裂,現如今中英關係也在緊步後塵。

一篇題為《一大批人將獲得移民美國的機會》的網文這樣寫道:日前美國眾議院通過一個法案,法案的名字就不說了,大致的意思是把香港人歸入難民身份,這樣他們就能夠以難民的身份移民美國。說實話,這對香港人是天大的好事,因為蝸居在“劏房”的香港人,終於可以有一條改變人生的路了。

我想起以前朋友家的一個租客,夫妻倆都是香港人,已經結婚了還沒生孩子,知道我是廣東人後,說終於認識個講廣東話的人了,幾杯啤酒下肚,他們打開了心扉。哪裡畢業的我沒問,但他們的英語講得很好,很可惜的是,他們在美國沒有身份,但即使沒有身份,他們寧願呆在美國,也不想回香港。他說了一大堆回香港會面臨的困境,大致的意思是,他們回去只能住公屋,那條件還不如在美國租個房間住得舒服,所以他們寧願在美國租房也不願意回去。

他說話的字裡行間很羨慕大陸人,因為大陸人可以申請庇護,而他們不行,當時香港屬於民主地區,不會有迫害之類的事情發生,他們連庇護的資格都沒有,只能先將就着。

後來,因為這朋友家太遠了,跟他也就失聯了。但如果他知道這個來自眾議院的消息的話,他一定會高興地跳起來。眾議院通過的這個法案,很可能會在聖誕節前參議院也通過,然後總統簽署正式成為法案。

香港又被戲稱為“李家的城”,階級固化,剛畢業的年輕人想要自己掙錢買房,比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年輕人還難,很多年輕人都想離開,但是沒地方可去。如今,美國如果打開這道門的話,可以預期的是,大量的年輕人將以這種方式移民美國,甚至一些鬱郁不得志的中年人也會以這種方式移民美國。而他們對美國來說意味着什麼?英語很棒的年輕勞動力,比起那些翻山越嶺的中南美洲非法移民,素質高出不知道多少?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