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微言微語

耶倫訪華聚焦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引熱議

發表時間: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4月4號開始對中國進行八個月內的第二次訪問,此次訪問聚焦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低價外銷問題。耶倫在抵達廣州之前已發出警告說,中國對綠色能源、電動汽車和電池等技術的巨額政府補貼,導致過剩的商品湧入全球市場,“扭曲了市場價格”,衝擊全球市場,她呼籲美國和中國企業之間建立“公平競爭環境”,呼籲中國不要再依賴出口支撐經濟,而要推行政策提振內需與消費。

U.S. Treasury Secretary Janet Yellen meets China's Vice Premier He Lifeng at the Guangdong Zhudao Guest House, in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pril 6, 2024. REUTERS/Tingshu Wang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廣東會晤 2024 年 4 月 6 日 REUTERS - Tingshu Wang
廣告

事實上,習近平上台伊始就在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然而現在看來正在爛尾,因為這一改革簡單粗暴缺乏系統性,無視需求側的承受力,造成個別部門產能過剩,總體經濟疲軟。然而,要顧及需求側,也就是提高底層人的工資待遇與醫療社會保障,就必然涉及發展模式,分配製度及政治制度的深層改革,這又是反社會主義福利制度的中共拒絕接受的。網友@LT 視界發帖說:中共非常抗拒國際社會要求中共重視產能過剩問題。中國產能過剩是不爭事實,並非西方最早發現,中共2016-2018年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去產能”、“供給側改革”等運動。由於習近平“收放自如”,興趣很快轉移了。這次美國敦促中共產能過剩問題,實質上是提醒習近平繼續做爛尾工作。但是,習主席現在癡迷新的運動:安全、抓特務等。網友@蔡慎坤發帖說:中國現在每年至少可以生產4000萬輛汽車,這比中國國內需求至少多出1500萬輛,中國去年出口500萬輛汽車只是剛剛開始,這比2020年增長了五倍之多,如果西方無動於衷,中國產能還將繼續擴大,未來幾年出口數字還會翻番,基本上可以橫掃西方市場。難怪馬斯克今年早些時候驚呼!中國公司將“毀滅”幾乎所有其他的汽車企業,除非對它們採取更多的貿易壁壘措施。

網友@Leva發帖說:中國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已經很高 —— 在全球佔比近20%,也快達到極限了。與此同時,中國人的消費意願、消費能力都在下降,人口老化,生育率處於暴跌通道中,看不到企穩跡象,因此,中國國內整體的消費潛力提升空間非常有限。如果中國繼續鼓勵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有限的社會資源和銀行信貸繼續大規模地投入製造業,不但將造成嚴重的產能過剩,也會擠壓世界其他地區的製造業就業,影響其他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穩定,勢必在全球引發廣泛的貿易衝突。例如,中國把馬來西亞的製造業擠垮了,馬來西亞失業率上升,消費力必然下降,從中國的進口遲早也會下降,就像中國目前的情況一樣,澳大利亞紅酒都賣不動了。中國的出口還有多大的增長空間?中國的8000萬農民工,能通吃高端製造業?把西方世界的活兒都幹了?現實嗎?把發達國家的製造業都擠垮,發達國家失業率上升,消費力減弱,中國的東西出口給誰呢?任何國家的政府都不會允許自己國家的失業率上升,繼而引發經濟及社會問題,民主國家的政治人物還要選票呢!

網友@豬小壕發帖說:最新一期TE的封面文章討論了中國目前的發展模式,總結為三個關鍵詞:科技烏托邦主義(Technoutopianism)、中央計畫和安全優先。

……文章認為,在中國經濟亟待覆蘇的背景下,上述發展模式有三個缺陷。其一,忽視了消費者。消費端的刺激政策是應對經濟下滑的常見手段,既包括直接發錢,也包括強化社會保障——前者使大家有錢花,後者使大家敢花錢。但中國基本捨棄了這條路徑。發展高科技產業固然能創造和帶動就業、進而增加收入和消費,但力度和範圍非常有限;此外,有限資源被非市場因素配置到高科技產業,更加劇了其他領域復蘇的困難。其二,過度依賴出口。高科技產業發展某種程度上靠中央計畫扶持,扭曲了市場信號,很可能導致產能過剩。內需消化不了,就只能依賴外需。但現在的出口形勢、特別是中國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形勢嚴峻——一方面在發達經濟體遭遇巨大阻礙;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消化量有限,而且如果損害了新興經濟體自身科技和產業發展,也將會遭到抵制。其三,中央計畫對市場規律的干預會影響企業預期。內資不敢投,外資不敢留。企業希望的是法治優先、政府受限、市場主導下的“穩預期”,但實際的“穩預期”是之前擾亂預期的那隻手自己說:“我要管住我自己”——這自然缺乏說服力。基於此,文章認為該發展戰略可能效果不佳。如果很多人都能意識到上述缺陷,為何中國還堅持這個發展模式?文章認為,一個原因就是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安全優先。當安全替代發展成為實際上最重要的目標時,一切體制機制方法手段都會轉變,不僅影響中國,也將影響世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