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柏林飛鴻

《南德意志報》:阿富汗正在走向饑荒

發表時間:

國際軍隊撤離阿富汗後,全球勢力發生了什麼變化?塔利班周一宣布,已控制潘傑希爾。這地區曾是抵抗塔利班的最後堡壘。阿富汗局勢的變化給德國帶來了什麼新問題?德國媒體發表了一系列看法。

美軍8月31日完全撤離,標誌着持續20年的阿富汗戰爭終結。身着美式軍裝的塔利班挺進喀布爾機場,原教旨主義集團重掌阿富汗政權。
美軍8月31日完全撤離,標誌着持續20年的阿富汗戰爭終結。身着美式軍裝的塔利班挺進喀布爾機場,原教旨主義集團重掌阿富汗政權。 AP - Khwaja Tawfiq Sediqi
廣告

德國《世界報》認為,西方撤離阿富汗,將導致該地區面臨一個具有威脅性的新秩序。該地區已經在為新的難民潮和多年的不穩定做準備。中國、俄羅斯和巴基斯坦正試圖進入西方撤離留下的真空。在華盛頓對塔利班失去所有軍事影響力後,美國政府想利用外交壓力迫使喀布爾的新統治者表現良好。但聯合國安理會成員中國和俄羅斯似乎並不想和美國同步而行。中國駐聯合國大使館已宣布,讓塔利班政府融入國際社會的時候到了。莫斯科也發出信號,不想參與對塔利班施加國際壓力一事。這兩位西方競爭對手的主要目地是要削弱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美國總統拜登本來上台後是要重新團結西方,帶領西方走向新的強勢。但他孤獨而倉促的放棄阿富汗的決定帶來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就塔利班尋求和德國建交並獲得財政援助一事,《南德意志報》寫道:塔利班需要西方,但德國政府不應該滿足喀布爾新統治者的所有願望。對於塔利班來說,治理國家比發動戰爭要困難得多。他們成功反抗西方軍隊已經20年。現在,他們進駐了喀布爾總統府。但即便是有北京政府這樣的新朋友來幫扶,塔利班也仍然需要西方的金錢,來解決短缺問題。在經歷了20年的阿富汗戰爭後,受到屈辱的西方手裡至少還有兩個槓桿:金錢和外交承認,這兩者都是塔利班所追求的。後者可以等等再說。伊斯蘭主義者首先必須以可持續的方式證明他們不會根除過去20年的社會進步。但塔利班發出的最初信號幾乎沒有給人希望的理由。強硬派在清真寺內煽動反對女性,公共場所的音樂已經被禁止。塔利班統治下的新阿富汗有可能變成舊阿富汗。倉促的外交承認將是錯誤的信號。援助資金的情況則不同。資金應該很快再次流動起來,因為這個國家正在走向饑荒。如果國際資金長期凍結,不僅會影響到塔利班,也會影響到平民百姓。自從西方戰爭工業崩潰後,很多家庭全都失去了生計。

《每日鏡報》對塔利班要求和德國建交的看法是:一個人迫切需要幫助的時候,還敢用這種果決的語氣來說話,還真是很看重自己。塔利班願意原諒德國人,前提是他們得到外交上的認可和財政援助。喀布爾的新統治者已經學會了他們的公關手法。他們知道,什麼東西能吸引很多德國人:讓他們良心不安並再次並作出慷慨的許諾--只要德國人願意再次友善。在對阿富汗局勢的許多 --大多是過於樂觀的--錯誤判斷後,人們應該通過對權力分布的清晰分析來確定方向。

康斯坦斯出版的《南部信使報》認為,一個踐踏人權的政權不能成為西方民主的夥伴。但聯邦政府通過自己的失敗使自己容易受到勒索。只要塔利班控制了德國承諾可以離開阿富汗的人,談判迴旋餘地就很有限。德國政府將不得不做出讓步。在喀布爾設置大使館,最後結果還是相當於承認該制度。其實,塔利班還談不上是坐穩了自己的交椅。穩定他們統治的讓步最後都會得到報復。《南部信使報》對此深信不疑。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