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柏林飛鴻

德國《焦點》周刊:台海緊張局勢還會升級

發表時間:

台海局勢繼續緊張,引發德語媒體密切關注。多份媒體認為,台海緊張局勢還會升級。瑞士《新蘇黎世報》認為,中國的經濟引擎越是搖搖欲墜,共產黨政權就越是感到不得不通過侵略性的外交政策使其統治合法化。習近平決心在軍事上也實施對台灣的所謂歷史權力,美國將必須為此付出最大代價。

Le Bureau des affaires de Taïwan, une agence gouvernementale chinoise, a publié mercredi un livre blanc détaillant la manière dont Pékin envisage de prendre possession de Taïwan.
Le Bureau des affaires de Taïwan, une agence gouvernementale chinoise, a publié mercredi un livre blanc détaillant la manière dont Pékin envisage de prendre possession de Taïwan. AP - Lin Jian
廣告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發現,中國在台灣上空演習時也向日本島嶼方向發射了導彈。東京做出了反應。顯然,日本將部署一千枚巡航導彈,以便它們能抵達中國,增加對中國的打擊力。日本《讀賣新聞》報道說,日本部署的制導導彈是現有武器,其射程將從100公里增加到1000公里。這些導彈將主要部署在沖繩所屬的島嶼周圍。從那裡發射這些導彈可以擊中朝鮮和中國海岸。

慕尼黑《墨丘利報》發現:中國轉變了路線,開始為與西方打經濟戰做準備。

德國《焦點周刊》認為,台海危機對美中關係的影響已經很明顯。這場力量對決很可能會迎來一個危險的敵意新時代。但美國及其盟友並沒有試圖挑起一場新的危機。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台海危機就一直存在。1950年初,毛澤東曾計畫攻打台灣。如果不是因為6月份朝鮮戰爭爆發,他很可能會成功佔領台灣。美國總統杜魯門為此改變政策,積極支持南朝鮮,並向海軍下達了保衛台灣的命令,以阻止共產主義在亞洲的蔓延。四年後,當中國軍隊進攻台灣的一些近海島嶼時,美國威脅要對中國進行核打擊,迫使毛澤東再次撤退。有關台灣的一系列衝突塑造了中美關係,並對全世界產生了影響。70年後,美國眾議院長南希佩洛西訪問台灣,再次引發台海危機。中國外交官指責美國違反了其在1979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所做的承諾。自佩洛西離開後,中國首次向台灣上空發射了彈導導彈,在該島周圍進行了實彈演習,演練封鎖。中國還對台灣進行了經濟制裁,並限制了與美國的軍事和其他合作。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反應似乎只是為了表達其深深的不滿和新獲得的能力,但沒有挑起戰爭。但這些可能只是開場白而已。一方面,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似乎想不惜一切代價避免與美國發生直接的軍事對抗,但同時,他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強者,並承諾要在統一國家方面取得進展,這樣,他就不能表現出任何軟弱。在秋季即將召開的共產黨大會上,習近平有望第三次連任黨主席。中國的行動因此可能會在廣泛的戰線上拖上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中國肯定會試圖阻止其他外國領導人訪問台灣,並試圖將其在台灣周圍的軍事活動變成新常態,以保持備戰狀態。

事態會如何發展,部分取決於美國及其盟友將如何支持台灣。美國已承諾恢復其常規軍事行動,包括通過台灣海峽過境。自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他一直在推動一種熱情洋溢的民族主義,並優先考慮收回台灣。美國將軍猜測,現年69歲的習近平在2030年代仍然可能敢於進攻,因為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實現統一。與此同時,中國當局認為,美國正在放棄其一個中國政策。2016年後,中國的擔憂加劇了。當時,特朗普政府擴大了對台灣的高級官員訪問和武器銷售,包括攻擊性武器。令中國失望的是,拜登基本上延續了這種做法。此外,他曾三次公開表示,美國將立即保衛台灣。去年,他評論說,台灣是獨立的。他的顧問們收回了所有這些說法。不過中國當局還是表示了憤怒。民調顯示,大多數台灣居民傾向於維持現狀,而不是立即宣布獨立,因為這幾乎肯定會引起軍事入侵。只有少數人希望與中國統一,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一國兩制。

《焦點》周刊繼續指出,佩洛西訪台時機特別敏感。中國國家主席今年已經面臨意想不到的困難。他在烏克蘭爭端中加強了對俄羅斯的支持,並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堅持其清零防疫政策。秋季共產黨大會將做出一些重要決定,即誰將圍繞在習近平的周圍,在未來幾年裡,哪些事項將優先考慮,包括台灣問題。

中國在軍事上是否有能力佔領台灣,尚不確定。華盛頓智囊團新美國安全中心在五月進行的一場戰爭遊戲中發現,如果在一周內發生戰爭,中國將能夠在台灣投下軍隊,但無法推進到台北,更不用說迅速取得勝利。但中國有多種鉗制台灣的手段。中國可能會迫使台灣陷入多年的孤立狀態。而美國則必須至少恢復在台灣周圍的常規軍事行動,包括通過台灣海峽過境,以保持在其區域盟友中的可信度。美國有可能通過提供更多的進攻性武器,訓練部隊等等來加強台灣的防禦。中國幾乎肯定會將任何這一類行動視為越過其紅線。專家們認為,台海衝突將提升到一個更高水平。美國必須調整其做法,以便一方面不使台灣面臨更多風險,另一方面與盟友和夥伴和諧相處。中國的行為是不可預測的。在短期內,如果敵對雙方只是展示自己的力量,然後撤退,以顯示自己是勝利者,那麼仍有希望取得和平結果。但從長遠來看,所有各方似乎都在湧入危險領域。中國現在決心捍衛其在台灣海峽的預期成果,而美國則正在準備進行反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