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抗擊新冠,中國關閉邊界,成為“孤島”

發表時間:

在第二波新冠疫情肆虐歐美等國之時,中國宣布,除了特殊情況,持中國合法簽證或居留的法國人、英國人、比利時人、印度人等從今以後不能再入境中國。周五,法國世界報報道了這一消息,並指出,中國的這一最新政策部分解釋了為什麼中國能夠控制住新冠疫情。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相關文章就此刊出的標題是:中國因新冠病毒而關閉邊界。勒梅特(FrédéricLemaître)撰寫的文章寫道,除了某些特殊情況,法國人、英國人、比利時人、菲律賓人以及印度人都已經被禁止進入中國。11月4日到5日,在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內,中國駐倫敦、布魯塞爾和巴黎的大使館網站分別發布了公告,公告的內容都差不多:由於新冠疫情,中國決定暫時中止在法蘭西共和國持有在本公告發布時仍然有效的簽證或居留證(...)的外國公民進入中國。”

文章指出,歐洲國家紛紛因第二波疫情重新開始居家隔離,而在中國,幾個月以來,人們的生活卻幾乎是正常的,那麼人們不禁問道:中國是怎麼做到的呢?文章表示,部分的答案就在上述中國大使館的公告中:中國重新把自己關閉起來了。10月底,北京已經宣布,從11月的第一周開始,前往中國的旅行者在登機前既要有核酸檢測結果,還要有血清抗體檢測結果。而且,這兩個檢測結果的取樣都要在登機前的四十八小時之內,當然,兩個結果還必須是陰性,這就意味着,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身體內已經有抗體的人是是無法進入中國的。除此之外,如果中途轉機的話,還要在中途轉機地再做檢測,登上前一趟飛機之前所做的檢測就不再有效了。

世界報刊出的文章寫道,只要看看社交網絡上的反應就知道,要滿足48小時內的雙陰性證明是幾乎無法實現的事。一名歐洲國家的大使11月2日表示,他認為,這一規定就是意味着關閉邊界。事實證明了,大使說的是對的。

文章繼續寫道,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新冠疫情的襲擊,中國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孤島。中國在3月底幾乎關閉邊界之後,在8月份時又略微開放了邊界,以方便帶孩子的家庭在學年開始時返家。但是,面對世界其他地方出現第二波疫情,中國又一次開始關閉邊界。除了上面所說的登機前的雙陰性檢測,旅行者在抵達中國時還要接受第三次檢查,並且還要在中國當局挑選但由旅行者個人付款的酒店裡,至少嚴格隔離兩個星期。

即使這一切都能夠滿足,還要有航班才行。中國民航局10月23日發布了未來幾個月的飛行計畫。10月25日至明年3月27日之間,計畫的國際航班是592個,和十二個月前的同一時期相比,少了96.8%。

文章指出,在武漢於1月23日到4月8日之間實施全面封鎖以來,中國的戰略有所演變但沒有根本性的改變,雖然後來沒有了像武漢那樣的大規模嚴格封城,但是,只要有幾個感染病例,同一個城市的數百萬人都要接受檢測。六月的北京,十月的青島都是例證。

就青島,文章指出,前往青島的外地人,即使測試結果為陰性,他的健康二維碼也要從綠色變為橙色,這樣,就有效地阻止了人們在國內的旅行。

即使是在現在,各地的地方當局問旅客最近是否去過武漢的事也很常見。而且因為健康二維碼,人們是沒有辦法說謊的,人們也是無法拒絕出示健康碼的。

文章表示,中國的措施似乎是有效的。但是,文章也表示,中國並不是唯一一個宣稱抗擊新冠成功的國家。自4月12日以來,台灣也沒有再發現新的本地新冠病例,這已經超過了200天,成為了世界紀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