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確實,在許多方面,北京冬奧會是中國政權的成功

發表時間:

法國世界報在華記者勒梅特(Frédéric Lemaître)周一就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發表文章指出,雖然個別國家對北京冬奧會進行了外交抵制,且疫情籠罩着這一體育盛會,但第24屆冬奧會是在非常可控和平穩的環境中舉行的。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相關的文章表示,甚至在冬奧會結束之前,中國就已經在慶祝勝利了。確實,在許多方面,北京第24屆冬奧會是中國政權不可否認的成功。

首先,在衛生方面是成功的。許多人曾經預測,中國實施的新冠清零政策將無法承受來自國外的1萬3千524名遊客的到來。可是,這一預測是錯誤地,圍繞冬奧會設立的衛生管理措施是奏效的。雖然付出的代價是眾所周知的:觀看此次冬奧會的只有10萬人,只有四年前韓國冬奧會的十分之一。

而且,不論怎麼說,冬奧會在中國民眾那裡很受歡迎。隨着中國運動員接連登上領獎台,滑雪的服裝和冬季運動裝備的在線銷售呈爆炸性增長,銷售奧運會吉祥物冰墩墩更是一上架就銷售一空。

另外,北京冬奧會在技術上的良好表現、運動員的表現以及成千上萬年輕志願者展現的善良,都是中國人自豪的理由。

此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腐敗醜聞損害冬奧會的形象。這麼多因素都發生在中共二十大召開前的幾個月,肯定會讓習近平在這次大會上獲得第三個五年任期。

在外交方面,中國也因冬奧會得了分,雖然不是那麼顯眼。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以人權為名,“外交”抵制了北京冬奧會,但是,體育賽事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運動員們聽從了指示,那些對中國當局來說很敏感的問題,都被留在了冬奧會的閉環泡泡之外。

之外,習近平在北京大張旗鼓地接待了大約25位外國領導人,在兩年沒有走出國門後,習近平這一次在國際舞台上可以說是大放異彩。中國國家主席還利用奧運會的機會,與他的俄羅斯“老朋友”普京拉近了關係。

不過,法國世界報在華記者也指出,北京冬奧會還是為200多個非政府組織提供了譴責的機會,它們譴責中國的多起侵犯人權的行為並將北京冬奧會定性為是“種族滅絕運動會”。北京並沒有能夠讓人們忘記對新疆穆斯林的鎮壓,也沒有讓人們忘記對西藏的吞併,也沒有讓人們忘記香港。

從形象上來說,北京冬奧會的成績是喜憂參半的。許多海外觀眾對這屆冬奧會的記憶只是這樣的圖像:運動員在北京的煙囪和高爐的背景下,衝下大跳台的賽道,在空中旋轉。其實,昔日的首鋼被用作奧運場地,正是產業轉型和城市生態的典範,可是,由於缺乏上游的準備,中國沒有能夠將信息傳送到世界各地。

谷愛凌國籍之謎

法國世界報的在華記者還指出,北京冬奧會結束了,但一個令人着迷的迷卻依然沒有破解,這就是本屆奧運會的明星谷愛凌的真實國籍問題。她是像北京當局所說的那樣是中國人嗎?如果是的話,她是否按照中國法律的要求放棄了美國公民的身份嗎?

谷愛凌成為了生活在兩個世界和兩種文化之間的數百萬“ABC”也就是“美國出生的華人”或叫華裔美國人的象徵。谷愛凌拒絕明確回答她的國籍這個在政治上很微妙的問題。谷愛凌這位廣告收入估計有數百萬美元的雙語學生,聲稱自己是既是美國人又是中國人。

她和為數不多的其他歸化運動員表明,要繼續在明天的世界體育精英以及其他領域中有存在的話,老齡化的中國將不得不依靠僑民,甚至要吸引外國人才了。北京冬奧會為就這些敏感的問題進行辯論,拉開了一條門縫。

但是中共已經把目光放得更遠了。要不然,怎麼來解釋,谷愛凌在獲得首枚金牌後的唯一一次專訪,竟然是“交給”中央紀委來做的,可到如今為止,中央紀委是個專門進行強有力的審訊然後讓人下地獄的機構啊?這種看起來讓人完全無法理解的演出只能有一個目的:這就是,提醒海外僑民,谷愛凌無法逃脫中共的控制。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