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烏克蘭危機:北京支持莫斯科,但避免公開地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發表時間:

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的立場備受關注。法國世界報就此刊出文章表示,中國避免公開地與俄羅斯站在一起。相關的文章表示,就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北京是支持莫斯科的,但同時,北京又呼籲“對話”,以避免讓人感覺中國是系統性地和俄羅斯保持一致。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法國世界報駐華記者勒梅特撰寫的文章寫道,中國媒體正在紀念美國總統尼克松歷史性訪問北京50周年,在此之際,莫斯科承認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這兩個“自稱的共和國”,並派軍隊進入頓巴斯,這似乎真的讓北京尷尬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月4日達成的一系列協議顯示,中國是準備支持俄羅斯反對西方制裁的,雖然如此,中國還是在避免公開地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在2月21日星期一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中國代表呼籲各方對話,呼籲就各方的關切尋求合理的回應。周二中午,在北京,中國外交部公布了王毅部長剛剛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烏克蘭和朝鮮”問題進行的電話交談的報告。中國外長再次認為,“任何國家的正當安全關切”都必須得到尊重。他既沒有批評也沒有贊同俄羅斯的政策。然而,此前三天,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宣稱,“必須維護所有國家的獨立和領土完整”。王毅還補充說,“烏克蘭也不例外”。

周二,共產黨的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在一篇社論中表示,(烏克蘭危機)升級的責任在於“華盛頓和北約”,因為華盛頓和北約“拒絕了莫斯科(關於其)安全的要求”。不過,《中國日報》繼續寫道:“對想象的威脅,拿戰爭作為解決方案,這是與我們的時代格格不入的。對任何國家來說,戰爭代價都可能是難以承受的。”

專家們的話則有點繞。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CIIS)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表示,俄羅斯和中國雖然是夥伴,但不是盟友。他向《世界報》解釋說,“我們是一起的,但我們各自有各自的空間。中國不必在所有事情上都與莫斯科保持一致。而且,烏克蘭並沒有出現在2月4日的聯合公告中。”

民族主義網站觀察網周二重新發表了科學院研究員高誠(音)的一篇文章。這位研究員在六年前的這篇文章中就指出,“烏克蘭衝突將會加強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經濟領域”。

莫斯科在歐洲的中心地帶引爆危機,這是可以間接地服務於北京的利益的。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的教授裴敏欣在網絡期刊《日經亞洲》周刊上表示,“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在東歐引發曠日持久的衝突,中國甚至會獲得地緣政治利益。美國將被迫專註於這場危機,這將給北京更多的迴旋餘地。西方實施的嚴厲制裁只會讓俄羅斯更加依賴中國。”雖然烏克蘭和台灣的情況並不相似,但是,華盛頓拒絕對擁有核武器的俄羅斯做出任何軍事承諾,這樣的態度只能鼓勵北京加強武器裝備。

法國積極促進印太合作,巴黎當局的活躍惹惱北京

在法國世界報刊出的另一篇文章中,該報駐華記者勒梅特指出,法國積極促進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合作,巴黎當局的活躍惹惱了北京。

相關的文章表示,作為歐盟理事會的輪值主席國,法國於2月22日星期二在巴黎組織了一個印太地區合作論壇。與會的有歐盟的外交部長以及“印太地區大約三十個國家”的代表。但美國和中國都沒有被邀請。在北京,中國方面不否認對巴黎的積極感到惱火。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