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中國喜歡俄羅斯,但中國喜歡的是一個受到削弱的和有求於人的俄羅斯”

發表時間:

歐洲國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地支持烏克蘭,這是周一出版的法國世界報的頭版頭條內容。就中國,許多人認為,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啟發,北京有可能會攻擊台灣。但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的亞洲問題專家瓦萊麗·尼奎特(Valérie Niquet)在法國世界報刊出的專欄文章中表示,北京如果這樣做,與美國升級的風險很高。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瓦萊麗·尼奎特在文章中指出,乍一看,中國是支持俄羅斯的,同時中國也呼籲“雙方”保持冷靜,但是,中國可能對莫斯科這麼展示武力並不是太滿意。

瓦萊麗·尼奎特表示,許多人認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來說,烏克蘭危機是會鼓勵它着手征服台灣的。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美國總統拜登立即宣布美國和北約不會在烏克蘭進行軍事行動,這在北京看來,是又一個證據,顯示的是民主國家軟弱無能,無法為捍衛共同價值觀而冒真正的風險。因此,中國可能會採取某些行動,比如對離中國海岸不遠的台灣馬祖島和金門島進行閃電行動,這可以向整個亞洲展示美國保護傘的局限性。

但是,瓦萊麗·尼奎特認為,中國可能還沒有準備好做這種冒險,因為和美國升級的風險是非常高的。事實上,台灣的情況和烏克蘭是不同的:拜登並沒有宣布他不會進行軍事干預以保衛台灣。在中國入侵的情況下,戰略上的模糊性為軍事支持敞開了大門。如果世界第一大國美固放棄台灣的話,將會進一步加劇世界所面臨的戰略失衡,並會在整個亞洲引發連鎖反應。

瓦萊麗·尼奎特還指出,西方強烈譴責頓巴斯“分裂主義”。這些聲明讓人聯想到中國當局,它在台灣、新疆或西藏不斷奮起反抗時也在譴責“分裂主義的禍害”。如果有朝一日北京在台灣海峽進行干預的話,它就可以盡情地揮舞着西方列強在人民自決權和邊界不可侵犯之間的矛盾。

然而,俄羅斯採取軍事行動的傾向還是在北京引發了質疑,雖然北京的批評是謹慎的。通過承認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兩個共和國,普京嘲弄了中國不斷提倡的邊界完整和不幹涉原則。在2月18日至20日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中國外長王毅還在呼籲要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基本原則,尊重“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另外,1月份,俄羅斯迅速而有力地干預哈薩克斯坦局勢而沒有事先通知或諮詢中國,隨後,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是姍姍來遲的。此外,中國“一帶一路”項目的狂熱捍衛者、曾擔任哈薩克斯坦總統29年的納紮爾巴耶夫受到排擠,這讓中國在哈薩克斯坦的網絡受到了削弱。

瓦萊麗·尼奎特強調,北京的另一個困難是,中國與基輔有着非常好的關係。2014年,北京與烏克蘭簽署了“核安全條約”。中國在烏克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相當可觀,烏克蘭是中國的武器供應大國,也是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電信公司的重要市場,而中國則是烏克蘭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對民主的烏克蘭與中國之間的這些密切聯繫,華盛頓和歐盟幾乎沒有表現出擔憂。

2022年2月4日,習近平與普京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後舉行了會晤,針對“自由世界”組成戰略軸心。但鮮為人知的是,烏克蘭沒有被提及,有關台灣屬於中國的聲明也沒有超出俄羅斯一貫的說法。莫斯科不想為了取悅北京而放棄其在亞洲的夥伴印度和越南,也不想支持中國在南海對抗日本。

瓦萊麗·尼奎特表示,如果烏克蘭局勢迅速平靜下來的話,烏克蘭危機對中國來說是有積極因素的,因為中國喜歡的俄羅斯,是一個受到削弱了的俄羅斯,是一個處有求於人的俄羅斯。新的非常嚴厲的制裁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結束將進一步削弱俄羅斯,使俄羅斯更加依賴中國能源市場。對中國來說另一個積極的方面是,在外交上美國再次陷入遠離太平洋的歐洲戰場。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