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中國願意接受哪個:經濟遭受的影響越來越大?還是一定數量的死亡?

發表時間:

隨着上海封城的日子越來越長,媒體上可以看到的上海居民日子艱難的描述和視頻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引發人們包括法國人的關注。周四,法國世界報在上海的通訊員勒普拉特就上海以及中國的抗疫現狀和挑戰與世界報的讀者們進行了網上互動。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世界報的讀者Laurent提問說:中國仍然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沒有社會保障,像醫院這樣的醫療資源不足。鑒於中國城市的人口密度很大,中國在防疫上有哪些選項可以選擇?

就這個問題,勒普拉特回答說,您說的對,中國有點被卡住了脖子,這特別是因為中國對新冠的免疫力很弱。由於中國一直實施新冠清零政策,所以,中國人的自然免疫力幾乎為零,而且老年人中,接種疫苗的比例很低。

勒普拉特表示,他認為,中國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來為老年人和弱勢群體接種疫苗。他說,不管怎樣,會有很多新冠病例的,會有數千人死亡的。所以,問題在於:中國願意接受什麼:是接受經濟所遭受的影響越來越大呢?還是接受一定數量的死亡?中國共產黨一直在表白,與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自由放任相反,自己的新冠清零政策保護了民眾,所以目前,改變戰略似乎是很難的。兩個選擇都是存在政治風險的。

世界報的另一位讀者JC提問說:在中國,新冠感染是否導致了高住院率?還是只有一些雖然被感染但健康狀況相對較好的病例?

就此,勒普拉特回答說,大多數人的健康狀況都不錯:官方稱,到目前為止,上海連一個人死亡都沒有。有人就說了:大家都沒事兒,何必如此嚴厲地封城呢?勒普拉特表示,在現有階段可能很少有嚴重的病例,因為最先受影響的是年輕人、是工作的人。一般來說,然後才是老年人受到影響。因此,在這方面,我們可以相信中國當局所說的:如果新冠清零戰略取得成功的話,那麼保護中國人的健康是件好事,如果沒有這一戰略的話,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將會有數百萬人死亡。

不過,根據《華爾街日報》的一項調查,事實上,似乎有死亡但沒有被宣布,尤其是在上海的一些養老院里,但從統計上來說,調查給出的數字仍然是很小的。目前,我們聽到最多的是,一些人因為無法足夠快地獲得救治而死亡。

還有一位法國世界報的讀者問道,中國的防疫管理非常令人震驚,特別是新生兒也要與父母分開隔離,能否詳細介紹一下感染新冠的人的經歷,他們能有什麼可用的資源,他們如何打發時間,他們須要隔離多長時間......?

勒普拉特回答說,檢測陽性的人有兩種可能:因為隔離中心人滿為患,檢測陽性的人可以呆在家裡,這些是最幸運的人。其他的人要被送往條件簡陋的隔離中心,人們睡的是露營床,有時有隔板隔開,像公司里的“開放(辦公)空間”,沒有淋浴,廁所也不太乾淨......還有永遠不熄滅的燈。大多數人都很沮喪,有很多相關的視頻在流傳。這樣做的目標不是給人們治療,而是要把他們隔離起來。

還有一位叫Saint Loup的讀者問道,中國走出新冠清零策略、重新開放邊境的條件是什麼?

就此,勒普拉特回答說,我們是不太知道的,中國衛生當局最近提到贏取時間的問題,也就是說,一方面希望能等到更有效的疫苗和治療藥物問世,另一方面希望能等到毒性更小一些的新變種出現。因此,中國的新冠清零策略還是會持續很長時間的。還有一個因素是政治因素:今年秋天將召開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習近平尋求第三個任期。預計在此之前,中國將在新冠清零策略上保持非常堅定的態度。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