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越來越多的中國房產主決定不再還房貸了

發表時間:

各位好,我是安東尼,歡迎收聽法國報紙摘要。越來越多的中國房產主決定不再還房貸了。這是今天法國世界報的一個重點標題。文章說,這對銀行來說是風險,讓政府方面發愁。

Podcast
Podcast © FMM
廣告

世界報的文章舉了一個例子。鄭州的工程師張先生買了一套143元萬的房子。四年來他每個月都還貸5800元。可是建房工程在2019年年底就停了下來。他曾經和其他的房產主一起到開發商的辦公室前抗議,去地方政府那裡抗議。但都沒什麼用。

後來,看到華東景德鎮的一群房產主決定不再還貸,張先生也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在房產主的微信社群里, 大家一致同意加入不還貸的運動。張先生說,沒別的辦法了。到政府那裡給自己維權, 沒有用。不再還貸,這是唯一的辦法。

法國世界報說,這個辦法還真有用。不還房貸運動就像星星之火,燎原開來。2020年初的時候,因為房地產危機引發的不還房貸的案子只有幾千例,現在在91座城市,已經有300個房產主群體宣布中止還貸。

這對地方銀行來說是個風險。根據中國各地銀行的統計,目前碰到的房產主停止還房貸的這筆金額是21億元人民幣。但是,中國一家投資銀行GT證券估計,可能受到威脅的總金額是20000億元人民幣。

那這筆錢造成的危機會威脅到中國金融體系嗎? 世界報說,可能還不至於。因為中國政府控制着金融體系,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注入現金。但是中國政府對房產主停還房貸的問題相當重視,迅速採取行動。

7月25日, 中國房地產商看到他們的股價回升了, 因為之前有消息說中國要設立一個挽救房地產的基金。三天前,中國總理李克強呼籲採取措施鼓勵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提出公共資金的議題。根據彭博社的報道,這筆錢已經有800億元人民幣,以後可能會追加到2000億或3000億元,主要是用來幫助停工的房地產項目能夠完成建設。

法國世界報說,光房地產一個產業,就在中國的經濟增長里佔四分之一。

現在中國房地產的危機是中國政府自己採取的措施所產生的後果:中國政府看到一些地區的房地產業負債超標,決定限制他們向銀行貸款。結果恆大集團還不了債了,總金額預計在2800億歐元。這筆債務是從銀行,投資商,供應商那裡借來的,現在恆大沒辦法還了。所以在中國全國境內有幾百個房地產項目就停建了。

法國世界報說,就算房產主停還房貸的規模有限,但是這給人們對開發商的信心更進一步地造成了打擊。香港恆生銀行地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說,這種沒信心的情緒是很有傳染性的,對房地產銷售會造成嚴重影響。而房地產市場已經很低迷了。現在房產主不還貸的比例還是很低的,危險的是開發商的不還貸比例的升高。那當人們不敢買房,開發商的資金周轉問題就更加嚴重,倒閉的風險就更大了。

回到房產主的話題。世界報說,29歲的習先生是一位上海的白領。2020年底,他買了武漢一處170萬元的房產,向家人借了50萬元作為第一筆錢。然後向銀行貸款120萬元。但是簽完合同幾個月之後,建房工地停工了。開發商綠地集團沒辦法還債。所以這個小夥子每個月要付上海的一間房間的租金,還要為一套紙上的房產付6900的貸款。他每個月的收入是9000元人民幣,他沒剩下什麼錢來過日子了。他說,他在食堂吃飯,完全不消費,兩年來,沒有買過新衣服。7月中旬,他也決定加入不還房貸的運動中去。他說,政府已經完全失去了信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