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中國正在回歸世界,可世界卻變了,對中國更加多疑了

發表時間: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學教授高敬文表示,“中國人正在回歸的世界是一個更加多疑的世界,甚至還有點兒敵意,至少發達國家是如此。發達國家正在與中國進行冷戰、進行地緣戰略層面的、技術層面的和意識形態層面的戰爭。這將對歐美和中國之間的人文和經濟關係產生影響。”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在經過三年的與世孤立之後,中國於1月8日星期天重新敞開了國門,不再對抵達中國領土的人實施強制隔離了。法國世界報上海通訊員西蒙·勒普拉特(Simon Leplâtre)表示,這一措施是中國向世界重新開放的關鍵一步,為時三年的與世界隔離使中國的經濟、中國的形象和中國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西蒙·勒普拉特寫道,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回歸正常,是可以在沒有防疫限制措施的情況下旅行;對於中國以及中國領導人來說,這是在經歷了三年的自我捲縮之後重返國際舞台;對於世界經濟來說,2023年將是中國重回第二大經濟體並能夠激發消費需求的一年。但是,貿易的復蘇應該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一個更加多疑的世界”

勒普拉特回憶道,中國於2020年3月關閉了邊境。一夜之間,中國幾乎不再給外國人頒發籤證了,只有那些已經在中國的外國人才能續簽。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只有工作和商務簽證才能夠獲得批准,由於各地方當局採取的措施疊加,到達中國的旅客需要接受兩到三周、有時長達六周的隔離。結果,在清零政策的高峰期,國際航班數量減少了98%。

中國領導人把自己也給孤立了。在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間,習近平也沒有離開過中國。

在三年的與世孤立後,在現階段,中國公民、持商務簽證的人或探親的人,他們出國更容易了。不過,目前航班仍然稀少且價格昂貴,重新開通航班對航空公司來說需要數周的時間。此外,很多中國人還須要辦護照,他們的護照都過期了,因為在過去三年中,需要有特別令人信服的理由才能夠獲得或更新護照。另外,中國目前正處於新冠感染的大浪潮階段,這讓中國人非常謹慎。即使是國內的旅行,也沒有以前多。

不管怎樣,勒普拉特表示,中國敞開了國門,中國正在回歸國際舞台,但是,中國正在回歸的世界卻和以前不一樣了。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學教授高敬文表示,“中國人正在回歸的世界是一個更加多疑的世界,甚至還有點兒敵意,至少發達國家是如此。發達國家正在與中國進行冷戰、進行地緣戰略層面的、技術層面的和意識形態層面的戰爭。這將對歐美和中國之間的人文和經濟關係產生影響。”

就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係也將不得不經歷一個調整的階段。不過,高敬文指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不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經常需要中國的援助、貸款、以及中國的基礎設施項目。中國的回歸將會促進重新建立聯繫,特別是重新啟動“一帶一路”項目。”

缺乏透明度

發達國家不信任的一個跡象是,許多發達國家對來自中國的旅客要求出示核酸檢測結果,因為他們害怕看到有新的變種病毒到來。就其領土上存在的病毒變體的基因排序,中國幾乎已經停止了和國際社會分享。這樣的缺乏透明度,讓人想起新冠剛開始爆發時北京方面的態度。新冠爆發不久,中國關閉邊境,中國的研究人員、外交官、商界領袖以及遊客都和國際斷了直接交流。這一切都無法淡化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某些負面印象。

中國似乎已經意識到所造成的損害,至少在經濟領域意識到了。2022年底,湖北、浙江、吉林和深圳等都派出代表團前往歐洲、非洲、日本和韓國招商,以恢復經濟聯繫。

就此,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代開樂(Carlo D'Andrea)評論說,“這些有時是一百多人的代表團,來歐洲拜訪企業、投資者、各機構,試圖重新點燃樂觀情緒,並將投資帶回中國。我們則希望能夠真正恢復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因為對於歐洲企業來說,在中國做生意已經變得很複雜了。我們希望對(中國的)商業環境能有更多的可預測性,而這在過去三年的時間內受到了新冠清零政策的影響。”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