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馬克龍未能說服習近平為烏克蘭做姿態,馬克龍的“和平之路”暫時還似死胡同

發表時間:

法國總統馬克龍對中國的訪問在周五的法國世界報上佔據着重要的位置。該報強調,在北京,馬克龍沒有能夠說服習近平為烏克蘭做出姿態。法國總統周四試圖說服中國國家主席進行干預從而“讓俄羅斯恢復理智”。但是,就北京對莫斯科表現出的善意,習近平並沒有割捨離。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法國世界報北京特派記者克萊爾·加蒂諾(Claire Gatinois),該報北京通訊員弗雷德里克·勒梅特(Frédéric Lemaître)以及該報的另一名北京特派記者菲利普·里卡德(Philippe Ricard)聯合署名的文章寫道,在北京,馬克龍希望通過讓習近平成為調解人或者是緩和莫斯科的一個聲音來促進烏克蘭的和平。馬克龍認為,在法國的外交嘗試徒勞無功之後,聲稱與俄羅斯“友誼無上限”的中國可能會在普京那裡取得更大的成功。法國國家元首在和習近平面對面交談開始時對習近平說,“我知道我可以指望你讓俄羅斯恢復理智,讓每個人都回到談判桌前。”

但是,馬克龍希望追尋的這條“和平之路”暫時還像是一條死胡同。儘管兩人緊緊地握手,但是,就北京對莫斯科顯示出的友善,習近平並沒有給與斷舍離。習近平只是就化學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做出了原則性的聲明,並含糊其辭地主張“儘可能早地恢復對話”。據法國一名外交官稱,習近平準備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話,但是只有當“條件滿足的時候”他才會這麼做。

“一盆冷水”

同一篇文章繼續寫道,馬克龍也沒有能夠從中國國家主席那裡獲得另一個東西:這就是,對普京做出的在白俄羅斯安裝核彈頭的決定給與譴責,雖然法國總統就此表示,“這不符合對你們、對我們以及對國際法做出的承諾”。相反,中國國家主席卻傳遞了普京的擔憂,這就是要考慮到“各方合理的安全關切”,也就是說,莫斯科給出的攻擊烏克蘭的理由:北約在歐洲東部的擴張。習近平呼籲建立一個“平衡、有效和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周四,《中國日報》對芬蘭加入北約給予了譴責。

從根本上來說,馬克龍懷疑習近平的意圖,馬克龍承認他不能夠清楚地識別中國會倒向哪一邊。在法國總統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抵達北京之前,中國總理李強與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休斯廷(Mikhaïl Michoustine)進行了首次電話交談,《中國日報》就此在文章標題中說,“北京和莫斯科深化關係”。一位法國外交官評論說,這是“實實在在的當頭一盆冷水”。

法國總統府希望馬克龍的訪華至少能夠防止北京做出“災難性地”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的決定,從而陷入“戰爭陣營”。馬克龍警告說:“一切幫助侵略者的人都會將自己置於違反國際法同謀的境地。”根據一位外交官,面對中國國家主席,馬克龍“敦促(習近平)不要向俄羅斯提供任何有助於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東西”。

在中法領導人單獨會談後也加入討論的馮德萊恩堅定地說,“武裝侵略者將違反國際法,這將嚴重損害我們的關係,”。歐盟委員會主席比法國總統更加強調了讓歐盟與中國離的更遠的東西比如貿易不平衡、人權,而不是將歐盟與中國聯繫在一起的因素。”

走出“集團對抗”的邏輯

馬克龍沒有歐盟委員會主席那麼的咄咄逼人,馬克龍對法國外交的局限性是“明智的”。但法國總統並不打算放棄。他質問道,“我們想要扮演我們的角色,這就是很天真嗎?我們應該成為不再與任何人交談的美麗靈魂嗎?”雖然馬克龍還看不到和平,但馬克龍打算與北京“同行”,以擺脫“集團對抗”的邏輯。馬克龍認為,“這場戰爭不是西方反對俄羅斯,這是俄羅斯想要的敘事,這是不對的。”

馬克龍希望通過他認為法國和中國都認同的“愛獨立”和尊重《聯合國憲章》這兩個方面來讓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國與俄羅斯的帝國主義計畫保持距離。馬克龍重申,法中兩國都是“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和“擁有”核武器的“大國”。

法國世界報的同一篇文章還表示,馬克龍的特殊地位使他能夠代表歐洲向習近平傳遞信息。不過,習近平“可能”也打算通過法國“向歐洲傳遞信息”,在讓歐洲更好地將其和美國區分開來的同時,譴責“冷戰邏輯和集團對抗”。

另外,中國也樂於看到歐盟拒絕任何在經濟上和中國“脫鉤”的想法。

對於愛麗舍宮來說,結束烏克蘭戰爭的願望以及加強與中國市場聯繫的願望,高於與北京的其他一切可能的爭端。因此,目前馬克龍非常謹慎地遠離台灣問題。當被問及台灣總統蔡英文訪問洛杉磯時,馬克龍說,“我既不是台灣,也不是美利堅合眾國。作為一個優秀的斯多葛主義者,我只能處理取決於我的事情。”馬克龍還說,“我們不能把什麼事情都混在一起”。除此之外,馬克龍排除了派遣政府成員前往台灣的可能性。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