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面對經濟緊縮,中國手裡的牌不太夠

發表時間:

中國通貨緊縮反映了這樣一個問題:在完全放棄新冠清零政策8個月之後,中國的家庭消費低靡,重振經濟遇到了困難。 法國世界報說,對經濟學家們來說,中國政府手裡的牌不太夠。三年的零新冠和過去15年以投資來搞發展,公共財政已經耗盡。

Image carrée
Image carrée © FMM
廣告

各位好,我是安東尼,歡迎收聽法國世界報摘要。在中國經濟方面,不好的消息一個接一個。這是法國世界報今天關於中國的一個重要內容。8月8日剛剛公布對外貿易額大幅下降,到了星期三,中國政府宣布,國家進入通貨緊縮時期。

7月份,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下降了 0,3%,  這是2021年以來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經濟學家們擔心,通貨緊縮可能會持續下去。 根據是:今年六月份價格就沒有變化,而今年前7個月,價格平均漲幅是0,5%, 遠比2023年的目標漲幅3% 要低。

通貨緊縮反映了這樣一個問題:在完全放棄新冠清零政策8個月之後,中國的家庭消費低靡,重振經濟遇到了困難。 

現在全球大部分國家飽受通貨膨脹之苦。而通貨緊縮對經濟來說同樣也很糟糕,因為它很容易變成一種惡性循環:消費者看着價格在跌,都想等晚些時侯再買。

Trivium 顧問公司的經濟學家們分析說,消費者的收入的漲幅放緩,經濟前景又不明朗,所以他們不花錢。這些問題不解決,消費就不會大幅度回升。

再看看看經濟環境:第一季度,中國的經濟增長稍有回升,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指上升了0,8 %。 在這種疲軟的狀況下,中國年輕人最受影響,7月份的失業率高達21,3%, 這是一個破紀錄的數字。

根據中國海關在這個星期二發布的數據, 全球第一出口大國中國7月份的出口下降了14,5 %, 超過了經濟學家們12,5 %,的預期。中國進口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 下跌12,4 %, 是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嚴重的下跌。

當然全球經濟放緩也是中國進出口額下跌的主要原因:西方國家受到通脹壓力,於是用提高利率來調節通脹。另外,有些國家對中國實行減低風險政策, 這也開始造成後果了。Natixis 銀行亞洲部首席經濟學家海雷諾說,在電動車領域,大家對中國的出口不放心,於是都在多渠道找供應商,現在可以看到效果了。

中國政府在7月底承認經濟遇到了新的困難,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中國政府承諾要加強逆周期調節。

法國世界報說,對經濟學家們來說,中國政府手裡的牌不太夠。三年的零新冠和過去15年以投資來搞發展,公共財政已經耗盡。所以北京大搞削減債務,2021年清理房地產開發商的賬目,弄得房地產業發生危機。星期二,大開發商碧桂園宣布有2250萬美元的債務到期沒能償還。

房地產業,佔比中國經濟的四分之一,現在陷入深層危機:7月份,100家大開發商的銷售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33%。

法國世界報說,中國地方政府在想辦法把形勢扭轉過來,要方便群眾買房。可是老百姓猶豫不決。結果,就算把經濟增長定在5%, 這個40年來最低的目標,恐怕也很難實現了。

報紙引述海雷諾說,人民幣貶值得很快。大家都意識到,中國重振經濟的措施不足以讓經濟復原。今年5%的經濟增長,如果沒有新的重大的刺激措施,我們不抱什麼希望。中國政府沒有敢宣布新刺激措施,因為中國的赤字已經非常嚴重,公共債務已經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00%。

法國世界報說,面對不利形勢,中國政府的辦法是他們在危機時期慣用的辦法:把糟糕的事情掩蓋起來。他們硬要經濟學家們講一些冠冕堂皇的話。最近幾個月,每一個數字都被中國經濟學家們樂觀地解讀着, 但弄不好就會被事實打臉:6月份, 當通貨緊縮讓較真的經濟學家們開始擔心的時侯,中國國際統計局的發言人付凌暉卻保證說,沒有通貨緊縮, 中國不存在通貨緊縮。而現在,通貨緊縮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