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拜登和習近平的對話很謹慎,中美關係稍微多了點兒正常

發表時間:

周三,喬·拜登和習近平兩位領導人在加利福尼亞舉行了會晤。雙方沒有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也沒有發布聯合聲明。根據美國總統拜登,這一會晤取得了“真正的進展”。不過,習近平沒有提及“進展”這個詞。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就美國總統喬·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1月15日星期三在舊金山舉行的峰會,法國世界報北京通訊員勒梅特(Frédéric Lemaître)以及該報的舊金山通訊員萊斯內斯(Corine Lesnes)和華盛頓通訊員斯莫拉爾(Piotr Smolar)周四發表了聯合署名文章。

相關的文章寫道,雖然雙方沒有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也沒有發布聯合聲明,但是,根據美國總統拜登,這一會晤取得了“真正的進展”。

對於拜登來說,和習近平的這幾個小時的討論是他迄今為止與習近平進行的“最具建設性和富有成效的”討論之一。在中國方面,中國在拜習會後首先發布了一份可以說是有保留的新聞稿,幾個小時後,中國最終將此次拜習會定性為是“積極的、詳盡的和有建設性的”,並表示,“舊金山應該成為穩定(中美)關係的新起點”。

法國世界報的相關文章表示,就美國曾公開表示的其兩個優先事項,美國獲得了滿意的結果:雙方同意重新開放兩國軍隊之間的溝通渠道,北京承諾打擊芬太尼的非法出口。

不過,關於芬太尼,中國的新聞稿只是表明兩國元首就“建立禁毒合作工作組”達成一致。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對參與芬太尼前體成分貿易的人員和中國實驗室實施了制裁。到目前為止,中國拒絕在這些制裁被解除之前與美國合作。

“最敏感”的台灣問題

但是,台灣問題依然如舊。在中國方面,中方的新聞稿重申,這個問題“仍然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問題”。中方的新聞稿甚至有點兒軍火味兒:“中國將實現統一。什麼也阻止不了。”

根據中方的新聞稿,在拜登和習近平2022年在巴厘島會晤期間,美國曾承諾“不支持台灣獨立,停止武裝台灣,並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仍然根據中方的新聞稿,在舊金山,習近平要求美國總統遵守承諾。

法國世界報的相關文章指出,事實上,上次巴厘島會晤後,白宮於2022年11月14日發表的新聞稿是含糊的。白宮當時的新聞稿表示:“我們的一個中國的政策沒有改變,美國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符合世界的利益。”

這一次,當台灣將於明年2024年1月13日投票選舉下屆總統和議會的時候,拜登警告中國不要對台灣大選的競選活動進行任何的干預。無獨有偶,周三在台北,三名反對派總統候選人中的兩人宣布聯合競選,這將讓和北京非常敵對的、現在處於領先地位的執政黨民進黨候選人的競選變得更加困難。

“聯合領導力

法國世界報的相關文章還寫道,除了建立芬太尼工作組和恢復兩軍溝通,拜登和習近平還承諾增加兩國之間的空中聯繫並促進人員交流。另外,兩國將就人工智能問題進行討論。

兩位領導人也談到了氣候問題,不過,那隻是為了表明他們希望“一起努力”。此外,在午餐期間,中東問題受到了兩位領導人“交換意見”。

法國世界報的相關文章還指出,周三,當拜登和習近平會晤並共進午餐後並肩走在花園的時候,拜登對着攝像機豎起了大拇指——這是成功的標誌。拜登甚至在會晤結束前就在X社交平台上寫道,“全球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需要我們的聯合領導力。今天我們取得了真正的進展。”

“獨裁者”到“傢夥”

習近平回應的語氣和拜登一致,但他沒有提及“進展”這個詞。

中國國家主席堅持認為兩個大國有責任維護全球穩定。他認為,“對於中國和美國這樣的兩個大國來說,互相背棄不是個選項。”中方的新聞稿表示,“地球足夠大,足以讓兩個國家取得成功……中國沒有計畫超越或取代美國。同樣,美國不應該尋求壓制或遏制中國。”

習近平表示,任何對抗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他警告說,“一個國家試圖重塑另一個國家是不現實的。”在鏡頭外,中國領導人跟他的對話者們說,美國的制裁“嚴重損害了北京的合法利益”。不過,在這一點上,習近平似乎什麼也沒有得到。

在明年將舉行美國總統選舉的背景下,拜登希望展示和習近平會晤成功。另一方面,如果美國取消對華半導體出口制裁或減少對台灣的支持,則對習近平有好處,但習近平不一定打算支持拜登。拜登與特朗普不同,拜登成功地讓西方人在莫斯科和北京面前變得更緊密。不過,習近平也不能空手返回北京。因此,中方最終公報的語氣更為積極,也許是這個原因。

但是,雙方之間的諒解是非常脆弱的。比如說,在新聞發布會結束時,拜登的一句話顯示了他與習近平之間的鴻溝有多深。當拜登被問到他是否仍然稱習近平是“獨裁者”的時候時,拜登想了想然後回答說:“他是。他是(獨裁者)就像領導着一個制度與我們完全不同的國家的傢夥一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立即發表聲明,稱這是“不負責任的政治操弄,中方堅決反對”。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