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美國的混亂頗令敵對國家感到欣喜

發表時間:

美國大選投票後的第三天,選情仍然充滿懸念,不確定性依舊很大,從而引發混亂,中國對此如何反應?中印邊境地區的緊張局勢仍在繼續,兩國士兵在寒冬降臨的惡劣條件下堅持對峙,以及北京面對歐洲嚴峻的疫情局勢,出台嚴格的衛生措施等話題,是今天法國各報突出關注的中國話題焦點。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美國的混亂頗令敵對國家欣喜

首先,美國大選計票過程引發的混亂局面頗令敵對國家感興趣。《解放報》在一篇報道中披露了伊朗,俄羅斯,中國和委內瑞拉麵對美國局勢的特殊表現。該報指出:美國總統大選的混亂景象未能逃過其競爭對手的關注,這場民主秀頗令專制政權感興趣。德黑蘭與北京似乎希望特朗普敗選。

周三至周四夜,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深受美國總統喜愛的社交網絡平台-推特上用英語表示:多麼難得一見的場面!現總統認為:今次大選是美國史上欺詐最嚴重的一場選舉;而其對手拜登卻表示:特朗普打算操縱這場選舉。這就是美國大選和美國民主。

《解放報》認為:伊朗表現出的蔑視情緒掩蓋了該國的憂慮。德黑蘭擔心特朗普連選連任帶來的後果,以及繼續推行其給伊朗經濟帶來嚴重後果的制裁措施。

曾在2016年支持特朗普當選的克里姆林宮,本次表現卻十分低調。不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譴責了美國選舉制度的“明顯缺點”,並表示希望現有的法律機制能夠確保符合美國憲法的下屆總統的誕生,以“避免該國發生大規模的騷亂”。

在談到中國的態度時,《解放報》指出:中國方面雖未做出正式表態。但有些跡象卻不容忽略。周四上午,親政府的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發推表示:可以肯定,如果拜登勝選,美中關係將正常化。

報道指出:對北京而言,在兩國展開貿易戰的背景下,與華盛頓恢復關係正常化十分關鍵。尤其最近數周來,特朗普政府強化了對中國的立場,撤銷香港特殊貿易地,對台大量軍售,並將在新疆侵犯人權的中國官員列入黑名單。特朗普還採用了充滿蔑視的詞語,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儘管北京不能期待民主黨掌權後會從根本上改變對華政策,但拜登當選可能會降低兩國發生重大衝突的風險。

雖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三表示對美國大選不感興趣,但對美國選舉,對各種紛爭和民調失敗的批評和嘲笑之聲卻充斥着社交網絡和官方媒體。

對北京來說,得到合理治理的美國,卻因民眾的分歧和混亂而受到削弱,是一件好事。這樣,剛剛結束全會,為習近平在2022年以後繼續執政打通道路的中國共產黨,便可以更加炫耀“中國模式”的穩定。

委內瑞拉的表現則十分超脫。總統馬杜羅周三晚間表示:不幹涉美國或其他任何國家的內政。各國有權自主決定其政治制度和選舉制度。

許多中國網民從美國混亂局勢中窺到了民主制度的盡頭

《費加羅報》也刊出報道,專門披露了中國對待美國混亂局勢的反應;該報指出:美國大選的混亂局勢引發中國互聯網熱烈反響;在一黨統治的中國,互聯網用戶十分欣喜的注視着特朗普與拜登在選舉中的對峙,許多人從中看到了民主制度的盡頭。

在微博平台上,美國大選的話題引發了30億次點擊率。關於普普(特朗普)和登登(拜登)的笑話與地緣政治分析混淆在一起,相關分析試圖確立究竟哪一位候選人對中國有利。許多人傾向於卸任總統,認為特朗普更有可能加劇西方的混亂,並進一步拓寬北京的戰略道路。

《環球時報》強調了漫長的選舉之夜的迷失,以更好地突出西方民主的幻滅,以及它在全球影響力的喪失。選舉的混亂進一步削弱了美國在大流行病中的災難性管理方式而嚴重受損的聲譽。

在與特朗普進行了4年變幻莫測的對峙之後,中國希望得到喘息,並已開始了外交魅力攻勢,向下一位白宮主人示好。周四,就在拜登向大選勝利邁近一步之際,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表示:(中美)兩國“有着很多的共同利益,以及合作的餘地”。他還向華盛頓發出“推進關係”的呼籲,並邀請對立雙方進行會面。

報道指出:中國在台灣,中國海或喜馬拉雅山地區的問題上態度強硬,民族主義言論堅定。實際上卻不願與美國公開對抗,表現節制。

在嚴峻的國際局勢背景下,中國共產黨準備與美國展開消耗戰至2035年,恰如10月底舉行的五中全會上所表明的那樣。民主黨重返白宮,激發了短期喘息的希望,這為中國提供了寶貴的時間,以彌補其技術和軍事上的落後,最終贏得“世紀大戰”。

中印兩國在拉達克邊境地區繼續對峙

中印兩國部隊士兵繼續在喜馬拉雅山區的拉達克邊境地帶展開對峙。《十字架報》在一篇報道中披露了兩國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隨着寒冬的臨近,士兵們將經歷極端惡劣的氣候條件的考驗。報道詳細介紹了兩國兵力在該地區的部署情況,各自的武器裝備,後勤條件,簡要地回顧了歷史糾紛以及引發新的衝突的原因。還披露了印度一方當地民眾對人民解放軍的看法。 隨後指出:儘管中印雙方均有解決危機的願望,然而,關於富有爭議的邊境問題的談判卻一直停滯不前。希望雙方均撤回到今年春季各自據點的印度,很難說服中國撤離。危險的現狀仍在繼續。

此外,《回聲報》報道了北京面對歐洲第二波疫情的兇猛趨勢,採取嚴厲的衛生措施,禁止來自法國,英國和比利時的遊客入境的消息。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