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因報道武漢疫情面臨五年監禁

發表時間:

因報道武漢疫情而於5月份被捕的中國公民記者張展,以“傳播虛假信息”的罪名於11月16日星期一在上海受到起訴,面臨五年監禁;以及中國國有企業不斷出現債務違約引發關注;這是11月19日受到法國媒體關注的中國話題的報道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公民記者張展因報道武漢疫情而受到起訴

首先,曾為律師現年37歲的中國公民記者張展本周一在上海受到起訴。對此,《十字架報》報道指出:張展曾在今年二月,武漢陷入嚴重疫情時,拍攝了當地萬巷皆空丶醫院人滿為患的畫面,並在多個社交網絡上發布。她的所為吸引了中國公安部門的注意,5月14日,她在武漢失蹤,被拘押在上海。11月16日,上海檢方以“尋釁滋事”和“散布虛假信息”的罪名正式對張展提出起訴。

報道指出:類似的指控常常被當局用來針對那些勇於批評“政府真相”的中國人權活動人士。張展還受到“接受外國媒體採訪”的指控。報道引述民間組織-中國人權捍衛者的觀點指出:當局沒有提到的,是張展揭露其他“公民記者”被捕的事實,以及要求政府對疫情負責的新冠病毒受害者親屬所遭受的騷擾。

張展被捕已非首次。她曾在2019年因傳播關於香港民主抗議的信息而受到兩個月時間的拘押,其中數日在一家精神病醫院度過。有消息披露,張展在本次被捕後,於9月份開始絕食。

人權觀察組織要求北京釋放張展。並要求聯合國及世衛組織出面干預,要求中國放棄對張展的指控。

實際上,張展並非第一個因揭露武漢疫情而遭到警方逮捕的公民記者。曾在二月份失蹤數周的李澤華於4月份露面。陳秋實則在1月份就遭遇被捕,隨後受到監視居住。另一位著名的公民記者方斌也在同一時期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還有兩名在4月份被捕的北京青年陳玫和蔡偉,他們因擅自將有關武漢疫情大流行病的信息存檔保存而受到秘密關押55天之後,於9月21日受到起訴。對他們的審判在即,他們也將遭受5年監禁。

中國受到連串國企債務違約震撼

近天來,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面臨一系列受到國家支持的企業債務違約困擾。《回聲報》刊出該報駐京記者的一篇報道,披露了相關消息。

報道指出:本周一,中國一家主要的半導體製造商和一家主要的汽車製造商宣布:無力按期償還貸款,從而擴大了陷入困境的國有企業或半公營企業的數量。

在享有盛譽的清華大學的支持下,紫光集團長期以來始終被視為受到北京方面的堅定支持。中國將技術獨立放在優先地位,因此數年來,紫光集團獲得了數十億元的公共補貼。

但是,紫光集團卻在星期一宣布:不能足額償付規模13億元人民幣的債券。同一天,國有大型汽車企業丶寶馬汽車在中國的合作夥伴-華晨汽車集團也宣布:該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65億元,主要原因是企業“資金緊張”。

上周,河南永城煤電集團一筆10億元的債務違約,引發了公司債卷的拋售。隨後,超過200億元的債捲髮行計畫也被迫取消。此前,中國的許多投資者紛紛認為,與大多數國有企業一樣,永城集團的債務是安全的,因為它

的到了北京或地方政府的堅定支持。但是這一次,河南當局卻沒有公開表示接管當地國有企業的債卷債務。

北京一位分析人士認為:當局意在凈化市場並鼓勵投資者進行更多選擇,目的是逐步吸引目前主要關注政府債卷和銀行債卷的外國投資者。不過,這需要中國的評級機構提高透明度並開展更加深入的工作。

標準普爾和摩根大通紛紛預計,從新冠疫情大流行病中逐漸恢復的經濟中,中國國有企業的債務違約率將會增加。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