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新觀察家》:公開文件證實中國決心破壞維吾爾人社會結構

發表時間:

新冠疫情依然佔據4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大版篇幅。《解放報》在頭版頭條凸出法國政府在進一步強化防疫措施與盡量減少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限制之間權衡的努力;《費加羅報》重點談論因新冠疫情而不斷走高的公共債務;《回聲報》聚焦歐盟是否應當調整預算規則,以因應各國公共債務走高的形勢;天主教報刊《十字架報》關注那些感染新冠病毒卻久治不愈的病例;疫情壓力下,法國醫護人員對政府防疫措施的期待則是法共《人道報》在頭版凸出的話題。關於中國,《回聲報》駐京記者發表短文,介紹中國的新冠疫苗接種推進遲緩的原因。此外, 法國期刊《新觀察家》網站發表兩篇長篇報道,介紹德國專家鄭國恩關於新疆維吾爾人遭遇迫害的最新報告。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中國國內疫苗接種行動遲緩

中國開始對外輸出國產新冠疫苗之際,國內疫苗接種行動卻推進遲緩。《回聲報》駐京記者的報道指出,只有3,6%的中國人接種了疫苗,遠遠落後於歐美國家。此前,中國政府曾承諾要在農曆新年到來時,讓5000萬人接種疫苗。但2月9日時,只有4000萬人打了預防針。駐北京的佳富龍洲諮詢公司一名研究員認為,其中原因有兩個,一是疫苗生產跟不上,二是感染病例不多,人們對打預防針沒有緊迫感。報道指出,境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中國政府展開積極的疫苗外交,已向全球53個國家捐贈疫苗,並與27個國家簽署疫苗購買合同。目前年產疫苗的四分之一均將送往國外。但這篇報道注意到,政府的疫苗戰略出現改變,重新制定了國內接種目標,希望在6月底以前,讓全國40%的居民接種疫苗。但佳富龍洲諮詢公司研究員懷疑中國的生產能力足以讓5億人在未來四個月內接種疫苗。而且,很多中國人對疫苗抱持懷疑。該公司今年2月的一項調查顯示,願意接種疫苗的人尚不足一半。

《新觀察家》:新疆勞動力轉移制度符合兩項反人類罪行定義

《新觀察家》周刊與英國媒體合作,介紹近年來專註研究新疆問題的德國專家鄭國恩一份關於新疆強迫勞動問題的最新發現。鄭國恩在與《新觀察家》記者的訪談中指出,中國政府在新疆實行強迫勞動的目的,是控制維吾爾族人口發展,通過同化政策,摧毀這個民族,甚至是實現種族滅絕。鄭國恩在2019年南開大學的一份關於新疆和田維族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報告中注意到,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動因並不是經濟生產需求,而是為了儘快改變新疆鄉村年輕人的思維方式,達到同化維族人的目的,並減少維族人人口,而且是在維族人土地上減少維族人人口。 一些中國學者近年來發表的文章認為,維族人人口太多,太集中,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必須讓他們勞動,將他們轉移到其他地方,通過控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長。鄭國恩總結說,轉移強迫勞動者絕育以及其他控制生育措施,和通過再教育營去極端化,三管齊下, 對新疆實行文化滅絕人口滅絕。這三項措施並用,長遠目標是摧毀維族人文化,將維族人融入一個廣義的民族。《新觀察家》英國媒體BBC德國《南德意志報》以及加拿大《環球郵報》四家媒體均獲得鄭國恩授權,發表他3月2日在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發表的這份最新報告。《新觀察家》記者高潔就此發表的文章指出,這份報告,完全以中國官方機構的文件為基礎,其中最重要的文件就是南開大學那份報告。鄭國恩據此認為,中國政府有一項長遠規畫,目的是將新疆鄉村的維族青年送往工業區,無論他們願意與否,讓他們變成無產者,從根本上改變維族人的社會構成。對於這些維族青年來說,這等同於強迫勞動,因為他們沒有選擇。而根據這份最新報告的結論,多名國際刑法專家指出,有可信的理由認為,新疆勞動力轉移制度中的強迫轉移和迫害,符合國際刑事法院羅馬條約中關於反人類罪行定義的兩項標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