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如何回應印度疫情加重 沒有最左,只有更左

發表時間:

5月8日上市的法國報紙關注點各有不同。《世界報》在國際版就聖城耶路撒冷當地時間周五發生巴勒斯坦民眾與以色列警察衝突,導致至少180餘人受傷的事件加以報道。右翼的《費加羅報》刊登了對曾出任負責英國脫歐事務的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 )就歐盟未來看法的專訪。星期六同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76周年紀念日,多國將紛紛舉行紀念活動。針對中國話題,《世界報》報道了正遭受新冠疫情嚴重衝擊的印度與中國之間複雜的關係近況,以及中國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殘骸預計將在周末進入大氣層的消息。

涉事微博圖文照片
涉事微博圖文照片 © 網絡照片
廣告

就自去年來發生邊境軍事對峙和流血衝突後不斷緊張的印中關係,《世界報》以“新冠疫情: 中國幫助印度,但不信任感依然存在”為題,報道了這兩個印太地區大國在疫情下的微妙關係。文章稱,中國的一部分民族主義邊緣分子正在受到批評,因為他們在社交網絡上用諷刺的語氣談論印度在新冠疫情大流行面前遭受的健康災難。4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印度疫情特意向印度總理莫迪致慰問電。據中國官媒報道稱,他在慰問電中表示,我十分關切近期印度新冠肺炎疫情的態勢,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印度政府和人民表示誠摯的慰問。但5月1日,中央政法委新聞網站官方微博“@中國長安網”就發布了一條爭議性微博。這則微博中寫道,“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 #印度單日新增確診40萬例#”,並配上一張合成圖片。圖片的左邊是中國發射火箭現場圖,右邊是印度火化染疫死亡病毒感染者的照片。該微博一經發表隨後在國內外社交網絡上引發巨大爭議,有關貼文已被刪除。

文章問道,印度新爆發的新冠疫情是否在中國引起幸災樂禍(schadenfreude)?兩個亞洲巨人之間的競爭是這樣的:在成倍增加聲援鄰國跡象的同時,中國也不忘利用印度目前的危機來強調其發展模式的“優越性”,並在各個領域推動其優勢。正如上文所說,就印度國內疫情日益嚴重的情況,習近平向莫迪致以慰問,他在電中表示,中方願同印方加強抗疫合作,向印方提供支持和幫助。由此可見,中國官方所傳達出的信息是,現在是與印度站在一起的時候了。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當局已經向中國公司發出指示,加快向印度的醫療物資交貨。中國的非政府組織也被動員起來。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截至4月底,中國已向印度提供了5000多台呼吸機、21569台制氧機、超過2148萬個口罩和約3800噸藥品。北京方面還承諾向印度提供4萬台制氧機。中國駐新德里大使孫衛東更是在社交網絡上發表了大量聲援“我們的鄰居和夥伴”印度的事例。

不過文章認為,這些表面上的緩和關係是具有一定欺騙性的,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場危機會給中印這兩個對手帶來持久的和解。4月30日,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Jaishankar)就曾向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抱怨說,下訂單的印度公司遇到了後勤問題。事實上,中國的貨運公司已經在4月份因疫情顧慮停止了對印度的運輸服務。此外,其國內越來越嚴重的疫情危機並沒有阻止印度政府5月4日宣布,將允許電信業務營運商與愛立信、諾基亞、三星等電信設備供應商進行5G試驗,但來自中國的華為、中興通訊,不在名單上。北京方面也另注意到,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Manoj Mukund Naravane)近日前往中印邊境視察。他視察了拉達克前線地區,並檢查了作戰準備情況。納拉萬還與前線的士兵們進行互動,稱讚他們的毅力。文章指,印方此舉向北京發出的信息很明確:疫情不影響印度的國防能力。

新德里和北京之間存在的持續矛盾同樣沒有逃過台北的眼睛。本周早些時候,台灣已向印度發送了150多台制氧機和500個氧氣瓶。台方也沒有錯過在社交網絡上對此宣傳的機會。對於北京來說,台印互動通常會引起敏感反應。文中還提到了“@中國長安網”微博貼圖所引發的“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事件。據專家介紹,從官方賬戶中刪除此類帖子應是官方機構乾的事,而不是微博的審查員所為。文章指,中國共產黨內部關於對印度採取何種行動方針的爭論的另一個跡象是,宣揚民族主義的《環球時報》在這場爭議的討論中卻一反常態。這場爭議在中國兩名最健談的民族主義媒體權威之間製造了一次不尋常的分歧。《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譴責了政法委的帖子,認為其損害了中國在印度的名聲,而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則用“聖母婊”這個粗俗的說法來嘲笑批評該帖的人。

胡錫進通過微博透露,沈逸是他的朋友,也是《環球時報》的長期作者,並稱,“我支持他的很多觀點和思辨。但我希望能有一個理性討論:官方機構賬號究竟應該在涉外輿論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拿捏什麼樣的尺度?我希望能有冷靜、深入的探討。”沈逸則似乎並未顧及同志情誼,在回帖中寫道,“所謂表達對印度的同情,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他建議,中國應該更鎮定地展示自己的政治實力,“體重八百磅的猩猩在哪兒睡覺?在他任何想睡覺的地方”。文章認為,中國領導人已對印度表示了同情,並提出願意向印方提供醫療幫助。雖然這場爭議可能很快就會過去,但它暴露了中國趾高氣昂的宣傳與政府外交努力會發生怎樣的矛盾。

柏林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高級研究員馬曉月(Mareike Ohlberg)向《紐約時報》說,“對內信息與對外信息之間的矛盾正在不斷加劇。”她補充道,“雖然中國在國際上的利益越來越多,但歸根結底,其最基本的主要目標受眾仍是國內的聽眾。”此外,《世界報》的報道還提到,印度在4月份決定停止出口該國生產的疫苗,這對北京來說是一個機會。雖然印度是僅次於歐盟和中國的第三大疫苗出口方,但王毅在4月底告訴東南亞外長,中國可能會填補疫苗生產真空。儘管與北京有爭端,但印尼和菲律賓別無選擇,只能求助於北京的疫苗外交。據彭博社報道,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對外出口了大約2.4億劑新冠疫苗,並承諾再提供5億劑。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