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加強歐盟合作 應對美國向印太重心轉移

發表時間:

法國報紙周六頭版關注法國內政方面的消息有《費加羅報》報道一名法國軍人在馬里殉職。《回聲報》關注英法首腦就法國潛艇銷售事件通話,雙方和解。《解放報》分析在馬克龍當政期間法國人的購買力是否上升。中國方面的消息有《費加羅報》分析英美澳聯手應對中國,經濟《回聲報》關注美國重心向印太地區轉移引發地緣政治關係的變化。各報國際版都報道華為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獲釋離開返回中國。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美國重點轉向印太地區

經濟《回聲報》專欄作家阿塔利載文分析澳大利亞撕毀與法國潛艇世紀合同,顯示地緣政治關係的巨大變化,就是由美國在國際政治關係領域的主導地位隨着美國實力相對的下降,美國減少對歐洲和中東的關注,開始行動把重心轉向印太地區來應對中國。

拜登政府已經做出選擇,加快美國在印太地區部署,也改變美國保護所有盟友的傳統做法,如在印太地區的印度,印尼和菲律賓被冷落,同樣因在全球的影響力的下降讓法國遭受同樣的命運,就是在印太地區美國不再需要法國的支持。阿塔利認為由右派主導的美國超級大國在國際法和解決爭奪中強加自己的觀點,包括美國在歐盟的軟實力也不可忽視。 

阿塔利認為法國和歐盟其他國家將面臨同樣被美國盟友忘記的挑戰,就是美國從自己利益出發,有選擇的保護。歐盟各國知道如何應對,就是要建設一個強大和獨立的歐盟,擁有自己的法律,在經濟和軍事上有戰略主導權。 

中國讓澳大利亞擔憂

《費加羅報》記者霍夫斯坦分析澳大利亞為什麼對中國如此擔憂,指出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實力不斷增加,澳大利亞豐富的原材料和農產品吸引中國,而且中國政府不斷加大在澳大利亞的投資來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自從澳大利亞從2017年通過法律限制中國在澳大利亞金融和政治方面的滲透,中國與澳大利亞緊張關係持續升溫。澳大利亞現任總理莫里森採取限制中國在澳投資策略,於2021年5月決定不再參與中國一帶一路計畫,也激怒北京的高層,兩國展開貿易戰不斷升級。

在澳大利亞宣布加入美國英國的三國聯盟後,北京立即反擊,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議》。澳大利亞擔憂中國繼續加大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也開始猛增軍費開支。分析指出這是弱國對地區強國的回應,會產生何種後果目前不得而知。 

《回聲報》關注中國恆大債務危機,指出中國這家房地產巨頭破產不會引起如同雷曼兄弟破產帶來的在全球金融和股市的震蕩,這主要因為恆大2600億歐元的債權人大部分是中國人,中國與西方金融市場連接不大,因此對世界股市影響有限。

但是中國經濟發展依靠房地產等基建項目,因此恆大債務危機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從長遠角度來看如果世界經濟第二大國家出現嚴重問題,也會牽動世界其它國家。

中國加強對比特幣控制

《解放報》和《回聲報》分別報道中國加強對比特幣控制,指出中國央行周五表示,所有加密貨幣相關交易均為非法金融活動,這進一步強化了中國政府對數字貨幣的強硬立場。

中國央行最新發布的通知旨在進一步防範加密貨幣交易相關的風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分析指出北京擔心使用比特幣在中國進行非法投資和融資,中國要加強控制資本流出。

《費加羅報》報道孟晚舟於2018年12月過境加拿大時在溫哥華國際機場被捕。在美國司法部與華為高管孟晚舟當成協議,暫緩對她起訴後,加拿大法庭終止引渡程序,孟晚舟獲釋離開,乘坐飛機回國,中國釋放被拘押的兩名加拿大公民。

另外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和首席執行官譚向東“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費加羅報》指出這是中國政府向私人企業發動的進一步行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