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進一步控制言論自由

發表時間:

法國周末報紙關注的焦點新聞是法國將在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後在全球推動廢除死刑。關於中國方面的消息有,中國知名媒體人羅昌平因在網上評論電影《長津湖》 遭到刑拘,以及中國擬將限制私人資本參與中國的新聞業,《世界報》指出這些都顯示中國政府加大對言論控制的力度。另外《費加羅報》報道台灣總統蔡英文雙十國慶講話強調主權不退讓。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法國將啟動普遍廢除死刑行動

法國周末報紙關注法國廢除死刑40周年的紀念活動,《費加羅報》以法國將啟動普遍廢除死刑的行動為標題,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9日在巴黎先賢祠紀念法國廢除死刑40周年的演講中表示,法國在2022年上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將與歐盟成員國合作,重新啟動普遍廢除死刑的辯論和行動,指出要說服更多國家的領袖廢除死刑的緊迫性。

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的司法部長巴丹特也在儀式上發言,他呼應並支持了馬克龍總統的觀點,說執行死刑是人類的恥辱。在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的推動下法國議會在1981年通過廢除死刑的議案。

對此《回聲報》指出馬克龍總統強調法國將在首都巴黎舉行一次非政府組織會議,邀請世界上反對死刑的公民社會團體參加,以便讓這些國家的領袖意識到廢除死刑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馬克龍在紀念儀式上表示,到目前為止,聯合國的198個成員國中已有106個國家廢除死刑,另有外50個國家在法律上或事實上暫停了死刑。馬克龍總統強調要堅持廢除死刑,死刑是“令人憎惡的”,是“拒絕人權”的表現。

目前,包括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在內的很多國家正在使用死刑。但即便是在廢除死刑的法國,在死刑這一問題上仍存在分歧,更何況法國進入總統大選年,法國極右翼黨派要恢復死刑。

中國媒體人被刑拘

《世界報》報道就在瑞典皇家學院宣布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之際,中國政府採取了兩項措施來進一步限制言論自由 : 第一個是中國海南省三亞市警方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中國知名媒體人羅昌平進行刑事拘留,其罪名與中國國產電影《長津湖》熱映在網上引發有關中美朝鮮戰爭的討論有關,羅昌平公開質疑這場戰爭的正義性。

中國國慶長假期間上映的電影《長津湖》作為向中共百年賀禮片之一,被官媒稱為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該片講述在1950年11月中國志願軍秘密入朝參戰,支持北朝鮮,與隸屬聯合國軍的美軍在冰天雪地的朝鮮東北部長津湖地區廝殺17天,讓美軍撤出的歷史。該片一周創下5億美元的票房收入。《世界報》指出在朝鮮戰爭中,中國從來把美軍描繪成侵略者,中國是受害者。

該報指出,中國政府限制言論自由的第二個行動是準備禁止非公有資本參與新聞業,就是中國發改委於10月8日在官網上公開徵求社會大眾的意見,就是涉及117個領域,私人資本受限制和不允許進入,其中包括媒體,就是對於非公有資本參與新聞采編播發等業務設立更多限制。

非政府組織記者無國界指出2021年對於捍衛新聞自由的人士來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監獄,已經有115人入獄,他們生命受到威脅。

台灣主權不退讓

《費加羅報》報道台灣不屈服北京的壓力,關注總統蔡英文在雙十國慶上講話,她重申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以及主權不退讓的立場,指出台灣處在捍衛民主的最前線。此前習近平在北京舉行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講話,他誓言一定要統一台灣,仍將堅持”和平統一“。目前海峽兩岸緊張局勢升級,中國出動創紀錄數量的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引發外界關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