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恆大危機背後是高層權力爭鬥

發表時間:

13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頭版側重各不相同。 « 費加羅報»和«回聲報»均在頭版凸出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距離新一屆總統選舉還有半年之際推出的振興工業方案。法共«人道報»則批評馬克龍借這項工業振興方案為自己競選連任鋪路。«解放報»以大版篇幅分析韓國電視劇«魷魚遊戲»全球火爆現象反映出的後疫情時代人們的焦慮。天主教報刊«十字架報»關注受疫情重創的文化場所適應新形勢的努力。今天各日報均沒有關於中國的特別報道。我們借本次節目時間,向大家介紹法國專註亞洲議題網站Asialyst上的兩篇關於中國的文章。中國問題專家Alex Payette 的文章針對近期一直吸引海內外媒體普遍關注的恆大集團破產危機,認為危機背後,是中共高層在中共20大之前的權力爭鬥。專註研究亞洲和國際經濟的Hubert Testard的文章對習近平的 “共同富裕” 運動能否有效消除不平等提出懷疑。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恆大危機背後的高層權力爭鬥

“恆大困局背後的習近平政治謀略”,這是Alex Payette的文章的標題。文章梳理了恆大集團盲目擴張戰略所孕育的種種危機因素後指出,人們可以指責恆大咎由自取,但不應當忽略迫使恆大集團走上這條盲目冒險道路的結構性因素。面對中國黨國體制的近期政策突然轉向,以及各種監管調查,市場來不及做出反應和相應調整。儘管黨國體制是市場的最大參與者,但它始終沒有明白需要改善與市場溝通的方式。這個黨國體制在政策制定領域有很多問題,負責制定政策的與負責執行政策的不同政治機關之間,責任彼此重疊。而習近平上任以來,分工越發模糊。這種方式也許曾經有效,但如今則成為中國經濟的掣肘,使得經濟發展越發不平衡。企業不得不通過政治管制、鑽規章和立法漏洞,或“創新”來維持生存。私營企業難以進入傳統的融資渠道,而監管規則不足,又缺乏監督機制。作者指出,恆大危機並非偶然,甚至並不只是監管方面的缺失。華融集團融資難題、恆大以及規模較小的另一個房企花樣年瀕臨破產、海航集團重組、明天系集團被接管等等,所有這些案例的一個共同點是被稱作“慶親王”的曾慶紅。文章認為,習近平正盡一切努力,希望在2022年的中共20大之前,徹底搗毀曾慶紅網絡以及他的白手套。習近平不是不知道有風險,但他必須穩固自己的政權,不惜代價。這令人想起毛時代的各種政治運動,尤其是文革。文章指出,將大型私人企業逼近懸崖邊緣,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逼迫這些企業向當局出讓股份,就像一種強制國有化,這一點已經暗藏在“共同富裕”口號之中。最後,無論結果任何,可以肯定的是,埋單的不會是習近平,而是恆大集團的投資人。與螞蟻金服一樣,許家印旗下集團可以成為中共打着共同富裕的旗號,出手干預、加強監控、並重組私營企業的最好樣板。

缺少稅收改革的“共同富裕”運動

Hubert Testard在Asialyst 的文章指出,今年以來,習近平在官方講話中65次提到“共同富裕”。這場“共同富裕”運動發生在中國官方宣稱如期在2020年完成“脫貧”、實現小康社會之後,在習近平將在2022年中共20大上獲得新的五年任期之前,其中的政治和道德意義顯而易見。但這個口號背後真正的均貧富規模卻一點也不明確。中國社會嚴重不平等,而且這種不平等還在加劇,對於富人來說,中國幾乎是與新加坡旗鼓相當的逃稅天堂,當局沒有啟動任何稅務改革。作者認為,這場新運動明顯帶着道德保守主義、間接的集體化以及黨國恢復控制的色彩。文章以圖表顯示,在1978年到2015年間,佔中國全國人口50%的最貧窮人口的收入增長了四倍,而只佔全國人口千分之一的最富裕人群的收入則猛翻了35倍,他們所掌握的國家財富總額超過美國富人所佔總額的兩倍,是法國的5倍!此外還有城鄉之間、不同省份之間的不平等。中共如果想實現共同富裕,將任務艱巨。文章從中產階級的工資制度,從新形式的集體所有制,從對富裕階層慈善作為的呼籲,以及相關的道德規範運動等不同角度,梳理中國政府出台的種種措施,認為目前稅收改革缺位,政府對可能的改革謹言慎行,而稅制是應對社會不平等的主要工具。文章指出,整體來說,很難說習近平的戰略可以真正減少社會不平等。短期內,這種戰略首先將通過大規模的數據集體化,進一步鞏固黨國體制對私營企業以及中國社會的控制。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