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蔡英文對美國保衛台灣抱有“信心”

發表時間:

11月29日出版的法國各大全國性日報頭版關注的焦點主要圍繞兩大話題展開:左右翼兩大日報分別聚焦法國總統大選;《費加羅報》突出報道了總統馬克龍團隊積極展開幕後操作,為總統競選連任做準備;《解放報》則關注右翼政黨的動向,該報注意到:距推舉總統候選人的黨內代表大會召開僅5周之際,右翼共和黨面臨人心渙散的局面;《回聲報》和《十字架報》關注的話題則圍繞即將開幕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展開;此外,《解放報》和《十字架報》分別刊出關於中國話題的報道,分別披露了中國關於氣候減排的新承諾,以及台灣總統蔡英文對美國協防颱灣抱有信心的消息。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中國承諾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在即,中國於10月28日星期四正式提交了新的氣候承諾。北京表示:其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並努力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解放報》報道指出:距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僅三天之際,全球最大的氣體排放國做出了人們熱切期待着的 承諾。中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網站上發布的這份新的文本中做出承諾,要在 2030 年之前,”實現其峰值排放、並“在 2060 年之前”實現碳中和。根據最新承諾,中國還計畫至203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水平降低65%以上。中國此前曾承諾,將此一數字降至60%至65%,並在2030年左右達到排放峰值。因此最新承諾有所提高。不過,中國同時強調:發達國家“必須擔負歷史責任,並繼續率先減排”。

實際上,中國做出的承諾,遵循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0年9月發布的公告精神。當年,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中出乎世人意料地承諾:中國將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這是北京首次為自己定下這樣的目標。此前,中國始終強調它仍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因此拒絕設立相關目標。

蔡英文對美國保衛台灣抱有“信心”

台灣總統蔡英文本周三接受美國CNN訪談證實了目前卻有美軍駐守在台灣的消息,同時強調,她對美國協防颱灣抱有信心。《十字架報》對此進行了報道。報道指出:近月來,台灣承受着來自中國日增的壓力。上周,美國總統拜登步出“戰略模糊”,明確表示:在中國入侵的情況下,美國將支持台灣。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接受CNN訪談時表示:台灣與美國有着長期的關係,而且美國政府、國會及其人民也都對台灣表達了支持。蔡英文同時強調:台灣與美國有着廣泛的合作,旨在提升台灣的防禦能力。

《十字架報》指出:近日來,中美兩國圍繞台灣未來命運問題劍拔弩張。異常微妙的台灣議題可能進一步加劇已陷入近年來最低谷的美中關係。上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似乎向北京發出了新的強硬信號。美國總統拜登也以肯定的口吻,回應了關於中國攻擊台灣美國是否協防的提問。此番表態似乎與美國長期以來推行的所謂“戰略模糊”政策相矛盾。此前,華盛頓幫助台灣建立並加強防禦,卻沒有明確承諾:在遭遇襲擊時提供幫助。

拜登的立場引發北京不滿,華盛頓隨後謹慎地表示;其對台政策沒有改變:美國於1979年與中國正式建交,這雖然對台灣不利,但美國國會卻要求美國向台灣提供武器以進行防禦。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