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無國界記者揭露中國新聞業大倒退

發表時間:

德國社民黨總理正式就職,聯合政府面臨新的挑戰;這是12月8日出版的絕大多數法國全國性大報頭版關注的新聞話題;其他新聞焦點內容還有:疫苗接種運動展開一年後的今天,發達國家平均接種率已達65%,而最貧窮國家卻僅為8%,極端不平等現象引發憂慮;美俄兩國首腦就烏克蘭局勢舉行視頻會晤;此外,無國界記者組織最新報告揭露中國新聞業大倒退、以及美國宣布抵制北京冬奧會的消息,是關於中國話題的報道。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中國新聞業大倒退

就在拜登召集全球民主峰會的前夕,無國界記者組織周二就中國媒體現狀發布報告,報告取名為“中國新聞業大倒退”。報告揭露中國在新聞自由方面創下令人震驚的記錄,在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自由年度排行榜上,中國位列第177位,僅比朝鮮高出兩位。《費加羅報》和《解放報》分別對此進行了報道。

《費加羅報》引述無國界記者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政府對新聞業和全球的信息權展開了空前的鎮壓。目前中國至少有127名記者受到拘押,其中包括71名維吾爾族記者。北京近年對新疆穆斯林進行大規模拘禁,超過百萬維吾爾族人被關進政治再教育營。

無國界記者組織秘書長德洛瓦(Christophe Deloire)認為:習近平“粗暴地終結”了改善中國新聞自由的希望。去年,18名外國記者被迫離開中國,為中國電視台工作的澳大利亞記者程磊被捕。另有至少十名記者(或非專業記者)在2020年初報道了武漢疫情後被捕,其中包括獲刑四年的公民記者張展。

無國界記者亞洲部主任認為:從現在起五至十年,中國可能變成“信息黑洞”。

《解放報》回顧了2020年香港實施國安法以來,記者、媒體以及所有捍衛信息、言論自由的人士的處境大大惡化的現實,香港 1997年回歸後成為中國一種榜樣的期待很快破滅。2003年,香港特區曾首次嘗試通過國安法,但在民眾的壓力下立即讓步,然而,當時動員的人數遠遠低於2020年。無國界記者於2017年在台北開設了辦事處,直至2019年,情況似乎相對正常。記者們通常可以談論所有主題。隨後,情況就發生了較大變化。自國安法實施以來,當局可以隨心所欲地解讀法律,並採取一切壓制手段。

無國界記者駐台北辦事處執行長、報告起草人之一-艾瑋昂(Cédric Alviani)指出:中國正在重新自我封閉,並正在建立一個沒有新聞的社會模式。此種做法頗令人擔憂。

美國正式宣布外交制裁北京冬奧

美國政府周一正式宣布對2022北京冬奧會進行外交制裁,作為對中國在新疆地區“正在進行的種族滅絕”以及“不斷限制言論自由”的回應,美國將不派出官員出席北京冬奧。澳大利亞隨後也做出了相同的決定:宣布將不會派官員前往北京出席冬季奧運會。並稱此項決定並不妨礙運動員參加比賽。

《解放報》指出:奧運會是一項體育賽事,但也是一項政治賽事,因此,抵制奧運遠非首次。雖然拒絕向奧運會主辦國派出外交代表是一項相對較新的舉措,但威脅和抵制卻早有先例。儘管國際奧委會不斷重申:奧運會與政治絕無關聯,但實際上,這項全球的體育賽事卻是一場重大的外交活動。舉辦奧運會,可以讓東道國在兩個星期的時間內,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聚光燈,充分展示該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優勢;但是,拒絕參加或派代表參加奧運會,則凸顯了東道國的問題以及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基本政治分歧。因此,“抵制”被視為一種主要的外交武器。

《費加羅報》在報道相關消息時指出: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舉行視頻峰會時,沒有提及北京冬奧會的話題。不過,拜登對人權、台灣以及貿易問題表示關注。今年年初,美國政府曾宣布:禁止進口中國企業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某些材料,以打擊中國在新疆地區太陽能板生產供應鏈中的強迫勞動。

中國揭露美國抵制北京冬奧會凸顯了“意識形態偏見”和“惡意企圖”。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責美國政客實施煽動,並稱抵制行動為“赤裸裸的政治挑釁”。

《十字架報》則注意到:中國官方《環球時報》在推特上表示:坦率地說,中國人聽到這個消息鬆了一口氣,因為美國官員越少,病毒就越少“。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