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啟動重振人口的重大國家計畫

發表時間:

2月16日出版的法國各報關注的焦點不盡相同:隨着總統選舉日期的逼近,各黨派候選人加緊競選活動,法共候選人披露其競選計畫;第五波疫情正在減退,然而新冠病毒對醫務人員形成的挑戰依舊;這是關於法國國內新聞的報道;烏克蘭的危機局勢似呈緩解趨勢;歐盟撥款24億歐元開發新的太空項目以捍衛其空間主權;則是國際新聞重點。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另外,為重振人口,中國啟動一項重大國家計畫,鼓勵年輕夫婦至少生育兩個孩子,以及香港新冠感染病例劇增,導致醫療機構不堪重負的消息,則是關於中國話題的報道。

中國推出重大國家計畫,鼓勵人口增長

面對人口日益老化、以及出生率不斷下降的現實,中國的人口狀況引發擔憂。《十字架報》報道披露:為了重振出生率,中國計畫生育委員會啟動了一項重大的國家計畫,準備在學校範圍廣泛推行性教育、並鼓勵年輕夫婦至少生育兩個孩子。這項計畫中的一部分目前尚未詳細披露的內容,旨在說服年輕婦女不要墮胎。政府當局還放寬了立法,允許生育三個孩子。

不過,面對昂貴的生活成本,尤其是購買住房以及教育的高額費用,政府推出的包括產假和小額財政補助在內的激勵措施對家庭的影響甚微。如今生活在城市的年輕夫婦普遍認為:一個孩子很好。政府方面則希望通過呈現婚姻、家庭以及多子女的正面形象來扭轉這一趨勢。

性教育課程將被納入高中的學校課程。去年,中國實施了九百多萬例人工流產,其中40%涉及青少年。深圳一名婦科醫生在回答香港《南華早報》的提問時表示:許多十幾歲的女孩懷孕,是因為她們對避孕和性行為了解不足。

報道引述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的中國問題研究員王亞秋的觀點指出:新的生育政策是矛盾的:一方面,要求醫院的醫生說服懷孕的年輕女性不要墮胎;另一方面,社會則會因她們未婚先孕而唾棄她們。回想一下,數十年來強加給女性的獨生子女政策給成千上萬的女性造成了深深的創傷。“這項新的生育政策難免不引發擔憂”。

香港新冠感染病例激增

另外,《回聲報》報道了奧密克戎變異病毒在香港肆虐,導致當地感染病例激增的消息。該報指出:雖然新一波疫情浪潮令香港的管理能力不堪重負,香港卻不打算放棄“清零政策”。特首林正月娥駁回了一些專家和企業界人士發出的要求放棄清零政策的呼聲,她表示:面對病毒,放棄武器,不是一種選擇。要繼續打好這場抗疫之戰。

目前,香港沒有實施封城禁足的計畫。不過,香港推行的是極為嚴格的疫情管理政策:包括無癥狀感染者在內的所有感染者均需住院或在檢疫中心接受隔離,導致醫療系統不堪重負。為了舒緩醫療系統的壓力,政府將徵用公共住房、酒店及一些診所。

烏克蘭危機是否得到緩解

此外,烏克蘭危機局勢的變化,是法國各報集中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俄羅斯軍隊大規模部署在烏克蘭邊境引發了數周的緊張局勢之後,周二,隨着俄羅斯首次撤離部分集結的軍隊,當地局勢顯現了緩解跡象。然而,這是否意味着俄羅斯與西方的對抗完全得到了緩和?誰才是這次較量中的勝者?

周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了“謹慎地樂觀”,不過期待局勢的“緩解跡象”。法國外長也做出了類似地表態。而美、法兩國總統卻表示:需要對俄羅斯開始撤軍的聲明進行核實。基輔方面則對烏克蘭與西方盟友的合作成功地阻止了局勢進一步升級表示慶幸。

局勢的緩解,意味着克里姆林宮的願望得到了滿足或部分得到滿足。它要求華盛頓承諾:烏克蘭永遠不能加入北約,北約也應從東歐撤除其軍事基礎設施。而相關要求卻無法獲得西方認同。上周,在巴黎、柏林、基輔、莫斯科及跨大西洋之間展開的外交斡旋中,西方國家並沒有偏離此一立場,不過卻多次重申:北約並沒有計畫接受新的成員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