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法媒: 台灣立場堅定地捍衛烏克蘭

發表時間:

台灣立場堅定地捍衛烏克蘭,這是天主教十字架報分析文章的標題,文章指出,在俄羅斯二月24日入侵烏克蘭的第一天,中華民國台灣就對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加以譴責,雖然在地理上遠離烏克蘭,但是,台灣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更加對烏克蘭的遭遇感同身受。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台灣總統蔡英文三月二日再度呼籲世界上所有民主國家都不應該面對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而袖手旁觀。一位參加了多次聲援烏克蘭的示威活動的中年人向十字架報表示,同所有的台灣人一樣,他也不得不自認為是被俄羅斯導彈轟炸的烏克蘭人,因為雖然美國承諾將為台灣提供軍事保護,但是,烏克蘭的今天就很可能是台灣的明天,今天我們都是烏克蘭人。

在烏克蘭遭受侵略的第二天,台北最高的建築就以烏克蘭的標誌藍黃色點亮,高雄的燈籠節也是一篇黃藍色的海洋。數百名台灣人以及居住在台灣的外國人周末會聚在俄羅斯駐台灣辦事處門前示威抗議,示威者高舉着我們都是烏克蘭人的標語。同台灣周邊的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等國一樣,台灣政府也迅速加入制裁俄羅斯的國家的行列,台灣企業,例如台積電等企業,立即決定停止對俄羅斯的出口。此外,台灣政府設立了一個援助烏克蘭的基金,該基金迅速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援款,台灣總統與副總統也象徵性地捐出了他們一個月的薪水,也就是將近13000歐元,台灣總統表示,期待國民向烏克蘭,向民主與自由表達支持。台灣立法院一位議員呼籲說,不能忘記新冠疫情期間台灣受到來自各國的援助疫苗。十字架報文章評論說,儘管由於來自北京的壓力,台灣被驅逐出所有重大的國際組織,但是,台灣依然堅持向外界展示他是國際社會的一大積極的成員。

中國在俄烏戰爭問題上作出了歷史性的錯誤選擇

此外,福布斯雜誌法文網站刊登文章,指出,中國在俄烏戰爭問題上作出了歷史性的錯誤選擇。

文章認為中國將為選擇支持俄羅斯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其中原因,其一是俄羅斯的經濟地位並不足以推動中國的經濟增長,其二,普京的無端入侵促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國家加強相互合作,並且進一步抵制中俄等國提出的改革二戰之後設置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布列敦森林體系(le système de Bretton Woods )的呼籲。

文章指出,中俄之間的經濟合作十分有限,2009年,中國主席江澤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簽署了一個涵蓋兩百多個基礎設施合作項目的一籃子協議,可以說,該協議是中國一帶一路規畫的前身,然而,五年之後,該協議中僅有10 %的項目緩緩啟動,儘管俄方反覆強調必須更新基礎設施。中俄邊境綿延四千公里,但是,卻總共僅有25個過境關卡,來自中方的投資也受到俄羅斯當地企業與民眾的抵制,其中原因,是中俄兩國之間延續了多年的歷史隔閡。今天的中國一帶一路規畫也受到同樣的抵制。

而相比之下,美國與歐盟每年從中國進口超過一萬億美元的貨物,相當於俄羅斯進口金額的二十倍,而且,西方還為中國企業提供融資,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的股值超過22000億美元,另外,西方新創企業對中國風險投資敞開的大門為中國的新科技技術來源提供渠道。

根據世界銀行多位經濟學者的分析,中國經濟增速之所以放緩,其主要原因在於地方以及企業債台高築,以及房地產危機日益嚴重。文章認為,在上述前提下,北京更不應該追隨窮兵黷武的普京而與西方反目為仇,因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是出口,而歐美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

俄羅斯除了向中國提供石油,天然氣以及一些軍事武器之外,並不能夠對中國經濟帶來新的活力,而且,俄羅斯提供的資源中國完全可以從別的國家獲得。正如歐洲一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完全可以成為取代俄羅斯的天然氣,

因此,從經濟層面,與俄羅斯站邊對北京有害無益,而且,歐盟很可能會追隨美國,對中國加以制裁,尤其是在金融以及高科技領域。中國經濟因此將在短期內受到重挫,其可能造成的政治影響將對期待繼續連任的習近平構成威脅。

俄烏戰爭局勢,法國總統選舉以及中國兩會是法國各報以及各大媒體網站關注的焦點議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