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俄夥伴關係可能走多遠?

發表時間:

俄烏戰爭、法國科西嘉島自治的可能性以及法國總統大選前的競選爭奪是17日上市的法國全國性大報重點關注的三大主題。關於中國,財經報刊《回聲報》簡短報道了中國政府採取措施提振投資人信心,支持金融市場的努力。周四齣版的最新一期《觀點》周刊就烏克蘭戰爭背景下的中俄關係發表兩篇文章。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中俄夥伴關係可能走多遠?

《觀點》周刊記者Charles Haquet 和Cyrille Pluyette發表的社論文章就地緣政治格局在俄烏戰爭震動下重新洗牌提出問題:中俄夥伴關係可能走多遠?文章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軍事行動對歐洲所意味的危險巨大,但另一個同樣令人不安的危險是北京或明確或模糊地與莫斯科保持一致。美國政府泄露出的消息稱莫斯科可能向北京求助。文章指出,倘若中國接受,那這場戰爭性質就不再一樣,烏克蘭就變成了西方陣營與兩個威權領導人之間的新冷戰的戰場。聽任一場破壞世界經濟穩定以及其地區利益的戰爭繼續,對北京並無好處。但文章引述歐盟安全研究院亞洲及中國問題研究員Alice Ekman指出,中國願意為此付出代價,因為這不僅是在爭奪世界經濟第一把交椅,而且也是中俄兩國與美國和西方的地緣政治較量。

中國是否準備好充當俄烏戰爭的調停人

近日出版專著《基辛格》的國際問題專家Jérémie Gallon 就中國是否願意在俄烏戰爭中充當調停人發表文章指出,普京發動的這場戰爭令北京政權面對巨大威脅。文章以美國已故總統羅斯福在20世紀初年俄日戰爭中扮演的角色入手寫道,得以讓俄日兩國停戰最終確立了美國的大國地位。如今中國也應該自問,是否願意充當實實在在的、有建設性的調停人?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無疑將讓俄羅斯加速臣服於中國,但普京粗暴地、非理性地發動戰爭對中國政權構成威脅。首先,這場戰爭正破壞世界平衡,而這種平衡帶來地相對穩定成就了最近數十年中國經濟的成功。其次,中共20大今年秋季舉行,國際秩序在此時陷入混亂對習近平沒有任何好處. 第三,只要戰爭繼續,就每一天都在強化歐洲的團結和北約的堅定。而這兩點在北京看來,都不符合自身利益。第四,倘若俄羅斯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崩潰,都將破壞中亞地區穩定,對於中國來說也具有不可預期的危險。作者認為,有各種戰略理由去推動中國盡一切努力,結束這場戰爭。但羅斯福時代的美國與今天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有一個重要不同,那就是,中國不可能單獨充當調停人。中國雖然有重要的槓桿,去影響俄羅斯,但中俄關係密切,再加上中國自戰爭開始以來表現出的親俄羅斯立場,都使得中國難以被看作是中立的調停人。要想調停成功,中國必須有一個西方夥伴合作。這篇文章作者認為,始終與普京保持聯繫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是一個最佳人選。而馬克龍若想成功,必須與德國總理肖爾茨聯手行動。中、德、俄四國領導人3月8日的視訊會談可以是未來這種形式會談的開始。文章寫道,即使中國參與調停,也無法結束中國與西方國家間的深層分歧,甚至是不信任與競爭,但至少在短期內,可以讓北京在多年咄咄逼人的表現之後,重新顯得像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而歐洲也進入一個可以被看作是強國的時代。

普京會否因戰爭罪行受到審判?

各大報紙都從不同角度繼續關注俄烏戰爭的推進、各種外交努力以及各項制裁措施對俄羅斯,也對美歐各國的影響。天主教報刊《十字架報》今天重點關注普京是否會因戰爭罪行而接受審判。自戰爭開始以來,許多國家、非政府團體以及公民都在收集證據,為有一天能以戰爭罪行起訴普京做準備。國際刑事法院2月28日已經就俄羅斯的戰爭罪行展開調查。檢察長16日也前往烏克蘭。報道指出,還沒有那一場衝突得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引發如此多的調查。

該報頭版社論文章以“不可能的中立”為題,針對俄羅斯要求烏克蘭變成中立國的要求指出,如果沒有其它大國向烏克蘭做出堅定的安全保證,這意味着讓烏克蘭變成附庸。烏克蘭的未來只能在東歐新的安全秩序下實現,這涉及俄羅斯、美國、北約和歐盟,但這樣的談判只能在戰爭之後開始。對於澤連斯基來說,隨着時間推移,烏克蘭就越來越難以把握自身的命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