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烏克蘭戰爭與中歐峰會:歐盟能期待中國做些什麼?

發表時間:

今天是2022年4月2日星期六,星期五的中國-歐盟虛擬峰會是法國各大主流報刊的關注重點。在本期法國報紙摘要節目當中,我們為您選取法國費加羅報,世界報的相關社論,與解放報的分析做綜述。

4月1日,中歐峰會。
4月1日,中歐峰會。 © AP - Olivier Matthys攝影
廣告

世界報在4月2日的線上版刊登了一篇社論,題為“烏克蘭戰爭,中國與歐盟的分歧達到了一個高峰”。當中分析稱,在周五組織的虛擬峰會上,北京仍然對歐洲呼籲不要規避對俄羅斯的制裁充耳不聞。“現在,歐洲人需要為可能出現的中俄合作做準備了”。

歐盟領導人希望4月1 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舉行的虛擬峰會上,從中國口中“擠出”中國對不會規避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承諾。但世界報認為,歐盟領導人在這一點上“撞到了牆上”。“中國對來自歐洲的呼聲充耳不聞,對於那些仍對中國抱有幻想的人來說,做夢的年代顯然已經結束了”。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這場峰會之後評價稱“是一次坦率而開放的探討”。世界報在這篇社論當中指出,“‘坦率而開放的探討’,屬於外交辭令,把她的話掰開,意思其實就是‘這場峰會令人不愉快’”。馮德萊恩自己也表示,“歐盟和中國交換了明顯相背而行的觀點”。

中國方面,習近平承認烏克蘭局勢“令人深感遺憾”。其實在這一點上,沒什麼可爭論的。李克強也補充說,中國“反對冷戰,反對將世界分割成塊”,並且“拒絕選邊站隊”。北京已表示出,既不會利用其對莫斯科的影響力來結束這場戰爭,也不會幫助俄羅斯緩解西方制裁的打擊。對此,世界報在社論中點評稱,“北京方面除了對這次對話與和平的美德作一番空洞的說辭之外,沒有顯示出任何與歐方觀點趨同的因素。

世界報社論指出,“中國對歐盟的拒絕,不足為奇。普京在戰爭開始前三個星期訪問了北京,並與習近平簽署了一項重要的聯合聲明,結下了‘中俄無限的友誼‘。如果說普京當時沒有對中方表達任何俄羅斯針對烏克蘭的軍事企圖,那是很難令人信服的。這場戰爭直到北京冬奧會結束後才開始,這恐怕也不是巧合。在中歐峰會開始前的兩天,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在北京見到了中國外長王毅。王毅向拉夫羅夫保證,‘中國希望與俄羅斯合作’。然後,王毅就去了印度,印度政府也在烏克蘭問題上對莫斯科採取了非常溫和的立場”。

本次歐洲面對中國領導人,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訴求,“現在到了做選擇的時候了”。世界報社論指出,“歐盟首先需要準備好,如果中俄更緊密合作,歐洲該怎麼做;其次歐盟也需要準備好重新評估其印太戰略,尤其是在中俄印關係出現新動向的時候,歐盟更應該加緊與日韓合作”。

費加羅報也在線上版的社評當中關注了俄羅斯與國際秩序變更的分析。當中寫道:“通過向烏克蘭發兵,普京不僅對一個國家發動了戰爭,他也提醒全世界,尤其是西方,俄羅斯有能力挑戰既定的國際秩序。普京想表明,沒有俄羅斯,就不可能有平衡。經濟方面,能源和原材料市場已經大亂;俄羅斯和烏克蘭加起來供應了世界小麥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如果戰爭繼續下去,新的糧食暴動風險也會大增。隨之而來的將會是數百萬走上流亡逃難之路的難民,歐盟將會首當其衝受到衝擊。普京當然知道這一點。在普京與西方的鬥爭中,他帶着他的憤世嫉俗,準備好祭出所有的武器”。

解放報在其一篇線上分析當中指出,目前北京對莫斯科的態度是“默默的支持”。解放報認為,“儘管在俄烏戰爭上有分歧,儘管歐盟與中國的關係惡化,儘管連續幾次推遲,歐盟和中國還是要談”。“就好像中歐貿易協定的暫停,維吾爾族人問題,立陶宛問題, 新絲綢之路對歐洲的分化風險還不夠似的,俄烏戰爭讓已經非常複雜的中歐關係出現了額外的障礙”。解放報發問道:“歐盟是否仍然認為中國必須在這場戰爭中扮演調解者的角色”?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在三月初曾認為,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選擇。但是,解放報指出,“現實是,有些事情中國不知道怎樣做,中國不是一個本質上的調解國”。在中國不斷強調自己與俄羅斯的友誼堅如磐石之際,“歐洲能期待的只有中國能放一放親俄的宣傳,不給俄羅斯提供實質性援助。這對中國來說,也是最好的選擇了”。解放報最後認為,“歐盟能拿到的最好的結果,無外乎中國給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支持,但不損害其與俄羅斯的關係,同時也不損及中國與歐盟的往來”。“這是一場非常敏感的高難度平衡局勢”。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