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美參議員訪台,警告中國將為支持俄羅斯入侵付出代價

發表時間:

周末版的法國各報頭版主題紛紛聚焦法國總統大選第二輪爭奪戰。右翼大報《費加羅報》標出“馬克龍與勒龐:兩種對立的經濟願景”的報道標題,強調:經濟議題成為兩名對手決戰的核心;左翼傾向的《解放報》重點關注左派選民的動向:曾發誓抵制極右翼候選人勒龐的許多左派選民,面對梅郎雄的失敗倍感失落,他們仍在投票支持馬克龍還是投白票之間徘徊;天主教《十字架報》則對第二輪投票的艱難選擇和如何行事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各報關注的國際新聞焦點繼續圍繞烏克蘭戰爭的話題展開;《費加羅報》報道了美國聯邦參議員到訪台灣的消息。

中國將為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付出代價 

美國聯邦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率領一個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於14日到訪台灣,抵台後的翌日(4月15日星期五),格雷厄姆表示:中國將為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付出代價。《費加羅報》報道指出:格雷厄姆率領的代表團在訪台期間重申了華盛頓不會放棄台灣的願望並警告中國:必須為在烏克蘭戰爭中支持俄羅斯付出更大的代價。

美國站在台灣一邊

美國聯邦參議員格雷厄姆在與台灣總統蔡英文的會晤中表示:美國將與台灣站在一起。他說:放棄台灣意味着放棄民主和自由。他還強調:支持普京就必須付出代價。

《費加羅報》指出:北京拒絕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從而增加了世人對中國可能實現其吞併台灣承諾的擔憂。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梅南德斯(Bob Menendez)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台灣的安全關乎全世界,因為90%的高端半導體零件由台灣生產,這些零件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

在回答關於“中國一旦發動襲擊,美國是否會派兵保衛台灣”的問題時,美國聯邦參議員格雷厄姆表示:一切均有可能。

北京對美國國會代表團到訪台灣做出強烈反響,一方面威脅要採取“強硬措施”,另一方面於周五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已在台灣周邊和南海地區進行軍演以示警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中國展開的軍演是對美國參議員訪台行動的“反制”。

美國擔心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戰略核武器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超過50天。俄羅斯導彈巡洋艦周四在黑海沉沒,令莫斯科遭遇沉重一擊。普京可能考慮採取極端方案以重新獲得控制權。美國擔心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多份日報對此進行了報道。

《費加羅報》指出:俄羅斯周五承諾加強對基輔的打擊,以應對它眼中的“恐怖襲擊”。雖然俄羅斯導彈巡洋艦沉沒的原因尚不明了,但這種更具象徵性意義的挫折卻沉重打擊了莫斯科。為了重新掌控局面,普京可能考慮採用極端手段。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周四表示:普京以及俄羅斯領導人可能陷入絕望,因此不能輕視他們可能使用戰術核武帶來的威脅。

據報道,對烏克蘭的入侵行動開始後不久,克里姆林宮就將其核力量置於高度戒備狀態。

報道引述《華盛頓郵報》披露的消息指出:另有跡象顯示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這便是:莫斯科已向華盛頓發出外交照會,發出警告說:美國和北約運送“最敏感”的軍備可能會導致“不可預見的後果”。

《回聲報》在報道相關消息時指出:美國中情局和多名分析人士紛紛認為:克里姆林宮因在烏克蘭遇挫而感到羞辱,因此不可對其可能發射核彈的風險掉以輕心。實際上,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各類分析人士已經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他們擔心普京一旦陷入困境,會採取極端手段,主要目的是進行恐嚇,掌控局面。實際上,俄羅斯的核威懾力量已經說服北約不要派遣士兵前往烏克蘭作戰。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