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上海開始謹慎解封

發表時間:

6月1日出版的法國各報頭版關注的主題多以國內新聞為重點,內容分別有:法國左派“環保與社會人民新聯盟”Nupes)內部矛盾不斷,緊張情勢可能在立法選舉後進一步加劇;法蘭西體育場歐洲冠軍聯賽決賽發生上萬球迷鬧場事件後,堅持將責任歸咎於英國球迷的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應在今天向參議院闡明立場;新冠疫情引發的危機導致許多民間公益機構急需招募志願者;通貨膨脹加劇,經濟放緩為法國拉響警鐘;此外,《回聲報》刊出兩篇報道,分別披露了上海從今天開始逐步解封、以及中國嚴厲的清零政策導致許多亞洲生產廠商陷入困境的消息。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經過兩個月的嚴格封控之後,上海準備逐步恢復生活常序。《回聲報》指出:6月1日星期三開始,在中國經濟首都-上海,身處防範區和低風險區的民眾終於可以自由地出入他們所在小區。當局正計畫逐步恢復正常秩序。近2500萬上海市民終於將迎來久違的行動自由。

當局宣布:上海還將恢復出租車、公共汽車、地鐵等服務,同時允許車輛進入低風險地區。各企業、單位的復工將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則,必須遵守嚴格的衛生要求,並應在獲准重新開業前,將疫情防控計畫告知所在城市、工業園區或辦公區。估計本次復工將伴隨着各種防疫措施如:檢查健康碼、限制辦公室人員數目、甚至要求保持社交距離等。所有員工必須每天進行一次抗原檢測,並在每兩天接受一次核酸檢測。

北京的管控也出現鬆動,在當局表示疫情得到控制後,包括朝陽區在內的幾個地區紛紛開始放鬆對民眾行動的限制。各大購物中心獲准在一定條件下重新開放,部分民眾也將獲准返回辦公室工作。

報道指出:當局決定採取這些寬鬆措施,主要是由於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回落至三個月來的最低水平,尤其是出於穩定經濟的考量。北京堅持的“病毒清零”政策導致該國許多商家關閉、工廠停工、生產線嚴重受擾。

中國總理李克強最近做出了悲觀的評估,認為:國民經濟正處於“關鍵時刻”,面臨的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嚴重衝擊時還大”。李克強強調:我們需要抓住這個機會,讓經濟重回正軌“。此一表態凸顯了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倡導的堅定不移地清零政策的區別。

今年四月,中國公布了兩年來最糟糕的經濟情況,消費處於最低水平,失業率也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儘管五月份經濟景氣水平有所回升,但經濟放緩卻危及北京確立的5,5%左右的增長目標。而今年是一個政治敏感年份,因為習近平可望在秋季再次出任中共領導人。

中國的封控措施嚴重影響了亞洲大型工廠的生產

此外,5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濟指數(PMI)再次下滑,嚴重影響了亞洲其他國家的生產。《回聲報》在另外一篇報道中披露了相關消息。該報指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寒流湧進日本與韓國,導致這些國家的工業生產由於缺少“中國製造”的零部件而收縮。最近數周來,許多大型工廠在等待“中國製造”的部件來組裝自己的產品。目前,中國生產的產品在全球其他國家出口商所需產品中佔比三分之一。

本周二,日本政府宣布:4月份,該國工業生產環比下降1,3%,而就在此前的3月,此一數字仍有小幅增長。穆迪分析公司高級經濟師安格利克(Stefan Angrick)指出:中國疫情局勢構成重大風險,因為它影響到正常出口並加劇供應鏈的中斷。

另外,韓國統計局Kostat披露的數據顯示:嚴重依賴從中國訂購零部件和備件的韓國電子及汽車巨頭公司的生產4月份也下降了0,7%。整個亞洲地區的企業老闆紛紛將目光瞄向北京面對新冠病毒展開的鬥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