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華盛頓試圖加強與台北的經濟合作

發表時間:

各報有關中國的報道主要集中在經濟層面: 華盛頓試圖加強與台北的經濟合作,這是財經報紙回聲報文章的標題,文章指出,華盛頓顯然不害怕刺激北京。在5月底大力展示了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如果該島被中國攻擊,美國將軍事干預。此外,美國還在周三宣布,它已經啟動了一個與台北討論的新框架:"美國-台灣21世紀貿易倡議"。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美國在台協會(AIT)和台灣駐華盛頓代表處(Tecro)主持 了美國副貿易代表薩拉-比安奇(Sarah Bianchi)和台灣部長鄭約翰(John Cheng)之間的虛擬會議為,會議決定雙方之間的首次談判會議將於6月在華盛頓舉行。

雙方之間討論的合作範圍很廣泛:針對農業、數字經濟、促進中小企業或氣候和環境。在美國自2017年以來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後,美國和台灣之間的貿易額激增。華盛頓和許多歐洲國家一樣,已經意識到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的依賴。

美台加強經貿合作是美國希望將亞洲擁有相同 "價值觀 "的國家聯合起來的一部分。在5月底對該地區的首次訪問中,喬-拜登啟動了與12個國家的新經濟夥伴關係,即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其目的是 "為21世紀的經濟書寫新的規則",儘管目前台灣不在IPEF的簽署國名單上,但是美國並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文章披露說,華盛頓此舉必將加劇與北京的緊張關係,北京近日再度侵入台灣的防空區。在美國國務卿5月26日發表關於中國的講話之後,北京曾認為自己被 "惡意中傷",而布林肯則特別譴責了中國對台灣島 "日益增長的脅迫"。

北京對外資開放最後一道堡壘

回聲報另一篇文章的標題是中國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其債券市場的最後堡壘,文章指出,從本月底開始,外國投資者,無論他們是否在中國,都將能夠在交易所市場上進行交易,這在以前是為本地參與者保留的。這也是讓那些遠離人民幣債券的國際經理人回心轉意的一種方式。

作者評論說,人們或許會以為上述措施僅僅是象徵性的,以為該市場僅占上市債務證券交易的10%。但這對國際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強烈的信號。

北京之所以作出上述決定,一方面是由於幾個月來外國投資者突然避開了中國債券,拋售了相當於350億美元的證券引發對國家經濟的擔憂,另一方面是由於美國政府提高了債券利率,使美國國債的吸引力大大增加。

那麼,中國政府的上述開放政策是否足以讓外國資本迴流?回答是尚有待觀察,因為投資者一直擔心市場缺乏透明度,因為中國政府最近停止公布外國持有債券的每日數據。而且,每個交易後的參與者使用不同的基礎和標準,使得識別債券更加困難。

各報頭版聚焦點

法國外交機構駐全球各地的領事館的工作人員今天舉行罕見地全球大罷工,抗議政府提出改革外交官招聘渠道以及取消兩類工種的改革計畫,天主教的十字教報就此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外交官罷工雖然沒有鐵路工人罷工那麼立竿見影,但也引發輿論足夠的關注,文章指出,雖然外交官的工作確實是一個需要專業知識以及培訓的工作,不過,在瞬息萬變的今天社會,開放外交官的招聘範圍,吸納氣候變化或者別的領域的專家從事外交工作,似乎也順理成章。

右翼費加羅報今天以英國慶祝女皇登基七十周年作為開篇內容,該報社論文章也與英國有關,對法國內政部長周三就巴黎近郊法蘭西體育場近日發生的觀眾騷亂事件在法國眾議院的聽證會上的證詞提出嚴厲批評,譴責內政部長將責任完全推向來自英國的球迷,而對巴黎近郊的塞納聖德尼省的球迷的責任則閉口不談。

六月初是每年法國納稅者報稅的最後限期,左翼解放報聚焦法國的貧富差距,指出,法國不平等觀察機構建議按照貧困線的邏輯,確定一條富裕線,在法國,一個稅後月收入超過3673歐元的人,就可以躋身富人的行列,這些富人的總數佔法國人口比例的7 %。,如果是一對夫婦帶兩個孩子,那麼,家庭稅後收入超過7700歐元就屬於富人家庭,解放報指出,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並不很高,但是,93 %的法國人的收入都在這條富裕線之下。當然,在富人群中,有每月工資超過4000歐元的,也有每個月分到四百萬紅利的巨富,他們之間的收入有天淵之別,不過,解放報指出,如果說反對提高徵稅的右翼政黨認為財富會如同流水一樣自然流淌的理論荒謬之極的話,左翼政黨將徵稅目標瞄準法國的巨富階層也同樣會給人嘩眾取寵的感覺,總而言之,文章引述雨果的話指出,富人的天堂建築在窮人的地獄至上,而左翼政黨最根本的使命就是要貧困地獄做鬥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