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習近平慶祝全面接控香港

發表時間:

今天是7月1日,是香港主權正式移交中國25周年。為了幾年這一頗具象徵意義的日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專門抵達香港,主持紀念香港回歸25周年的慶祝儀式,並出席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及其內閣的宣誓就職典禮。今天出版的法國各大全國性日報紛紛從不同角度報道或分析了相關消息。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費加羅報》指出:對北京而言,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不受歡迎的林正月娥艱難任期的結束、以及前保安局長李家超就任新特首的儀式至關重要,不得受到任何干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絕不願讓任何人替代他來為香港第六屆政府做指導。

這是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習近平首次到大陸以外的地區訪問。不僅在安保方面採取了異常嚴格的措施,在預防感染新冠病毒方面,也實施了非凡的安全限制。所有出席慶祝儀式的人員都已經事先接受了隔離管控。

近天來,香港新任特首進一步對這座擁有740萬人口的城市實施最嚴格的管控。北京在兩年前推出的《國家安全法》置香港於前所未有的安全氛圍之中。最近幾周,這項法令授權的逮捕行動愈演愈烈。

《解放報》報道說:習近平抵港後發表了三分半鐘的講話。該報不無諷刺地寫道:儘管香港在颱風警報中遭到洪水淹沒,習近平卻指出:香港“歷經風雨後浴火重生”;儘管2020年以來,北京推行的國安法掩埋了擁有740萬民眾的這塊半自治領土,中國國家主席卻強調:事實證明“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談到2019年香港民主派大規模的和平抗爭運動演變為暴力示威以及民調中出現的反北京浪潮時,習近平對香港“經受了一次次嚴峻考驗,戰勝一個個風險挑戰”感到慶幸並堅信:香港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該報也報道了香港為習近平到訪採取的極為嚴厲的安保措施,並披露了當地目前異常緊張的政治局勢。原本計畫在七月一日舉行傳統民主遊行的“社會民主連線”的六名成員本周三被警方帶走,“社民連”是在香港警察以及司法鎮壓下倖存下來的最後一批持不同政見團體之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的外交官們寧願拒絕接受邀請,也不願接受這些嚴厲的措施。媒體報道受到空前限制進一步增加了這種特殊氣氛的印象。雖然出席慶典儀式的記者資格證已經發放給有關媒體,卻不包括《解放報》以及法新社、路透社、彭博社和南華早報等七家媒體記者。他們在本周二被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

《十字架報》在報道相關消息時,引述了曾在香港生活多年的香港學人及人權活動家潘嘉偉Patrick Poon的感受和觀點。潘嘉偉曾作為國際特赦組織的工作人員在香港多年。今年5月做出了艱難的選擇,被迫流亡日本。他表示:香港 已經邁入2047年,自2020年中國實施國家安全法以來,香港已經沒有了自治權。。。已被中國吞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往香港慶祝,但在多數港人眼中,七月一日並不是一個節日。

回聲報》聚焦香港新特首未來五年的工作重點,主要關涉五個方面:一,讓經濟重回正軌;二,恢復香港全球經濟中心的地位;三,重新開放因疫情而關閉的邊界;四,努力安撫經歷了2019年危機的香港民眾;五,解決房地產危機。

報道指出:在北京的注目下,林正月娥的繼任者李家超將不得不優先考慮以上幾個事項,以恢復香港昔日光彩。

中國,北約的另一個威脅

此外,《費加羅報》刊出一篇報道,披露了北約視中國為另一個威脅的消息。在馬德里峰會的文檔中,北約沒有將中國描述為對手,卻視其為“具有系統性挑戰的國家”。

報道指出:北約峰會首次邀請包括日本、韓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亞洲合作夥伴參與,表明了對中國及其影響力的關注。北約峰會結束時通過的路線圖“戰略概念”中,北京沒有像俄羅斯那樣被指定為“威脅”,卻被稱為西方的“系統挑戰”。北約列舉了對華指控清單。不過,北約方面表示:並不尋求新的敵人。

報道指出:雖然與中國鬥爭並不在北約的任務範疇之內,但北約卻將無法對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競爭無動於衷。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