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法國媒體紛紛致敬

發表時間: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的次日,法國全國性大報幾乎全部以此作為頭版頭條主題,並推出特刊,回顧她長達70年的女王職責,解釋她受人愛戴的理由,也關注英國王室的未來。法共《人道報》不知是否因為紙板出刊時未能趕得及而對此隻字不提,但該報網站曾短暫將此消息放在頭條顯要位置。各報在國際版繼續關注烏克蘭軍隊的反攻行動以及美歐等盟國防長商討對烏軍援的消息。英國新首相特拉斯新官上任的首批措施、瑞典難分伯仲的立法選舉、剛剛啟動的巴西總統競選宣傳活動等等,也是各報在國際版關注的話題。關於中國,財經報刊《回聲報》介紹了中國加速開發核能的努力。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費加羅報》:伊麗莎白二世——英王國的磐石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日辭世。《費加羅報》頭版頭條在女王身着經典特色的禮服揮手致意的照片襯托下,簡潔地寫着:向女王告別。該報以大版篇幅回顧過去70年間,她如何成為永恆英國的代表。頭版社評文章稱她是王國的磐石,是連接英國國民與千年歷史的紐帶。她手中的權力雖然大都是象徵性的,但她的力量遠不是中國國家主席或美國總統可以相比,她受人愛戴的程度也令影視明星望塵莫及。她所代表的王室傳承猶如指南針,伴隨英國走過了起落沉浮。在一個瞬息萬變又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她的這種持久尤其難得,像是上天對這個王國的護佑。

《解放報》:女王離去,英國面對未知

《解放報》頭版是伊麗莎白二世登基初年的一幀照片,簡單卻一語雙關地寫着:英國的悲痛。社評文章凸出隨伊麗莎白二世辭世,英國將面對的未知年代。文章指出,她一生見證了15位英國首相,但她沒有留下任何意識形態、任何思想,甚至沒有多少名言警句,然而,也正因為如此,她在其國人的歷史中如此重要。她的離去讓英國陷入一種未知。葬禮與悼念之後,與母親明顯不同的查理三世將獨自面對臣民,有可能做出令人意外的表現。

《回聲報》在一張女王微笑的側影照片陪襯下寫着:永別了。該報也刊登文章介紹即將登基的查理三世國王。伊麗莎白二世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她的長子查爾斯則是等待繼位最長的王儲。該報刊登短文,回顧他70年間試圖走出自己的路的努力。文章稱他是有改革意識的保守派,致力環保議題,但也常年難以贏得民眾愛戴。

《十字架報》:她贏得的尊重來自個人品質

《十字架報》的頭版社評寫道,成為女王有時只是歷史的一次偶然,但是伊麗莎白二世所代表的王權以及她贏得的尊重卻遠不是偶然天降,而是來源於她個人的品質。文章認為,她的尊嚴以及責任感紮根於她的虔誠信仰。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她的另一個不合時宜的特徵,但文章作者認為,恰恰相反,她體現出的那種平靜的智慧正取源於這種信仰。文章寫道,正如她去年因為健康原因未能出席英國教會大會,她惋惜地表示:沒有人能挽住時間的腳步。

《巴黎人報》在頭版寫道:我們曾如此愛戴她。該報也特別綜述女王與法國第四共和國以及第五共和國領導人的交往,凸出女王生前的法國情結。

《回聲報》:中國加快核電站建設步伐

全球面對能源危機以及由此帶來的物價上漲之際,中國準備加速核電建設步伐。《回聲報》文章介紹說,中國自認有能力在2025年以前建設更多的核反應堆。目前,中國的目標是每年修建六到八座反應堆,但中國核能行業協會認為,年建數字可能提高的十座,並且主張進一步向內陸地區發展核電,作為中國在西部修建的大規模風能和太陽能電廠的補充。文章寫道,和許多其它國家一樣,北京當局的核能開發因福島核電站災難而明顯放緩。但情況已經改變。如今,中國有54座投入運行的反應堆,發電量達5萬兩千兆瓦。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和法國之後的世界第三核電大國。但儘管如此,核電在中國電力供應中所佔比例在2019年時只有5%,與風能發電能力相當,遠低於煤炭發電量佔65%的水平。中國的核反應堆數字已經是二十年前的十倍,北京當局既想擺脫煤炭能源,又想減低對西方的依賴。文章引述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指出,使用法國技術的台山第三代壓水反應堆90%的部件為國產,中國自己開發的壓水堆核電站以及小型模塊堆也是如此。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