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不再就俄烏戰爭假裝中立

發表時間:

這是解放報社論文章的標題,文章解釋說,通過確認明確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 "回應",中國政權的三號人物確認了反西方的轉向,並與中國官方的言論相矛盾。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烏克蘭戰事,能源價格攀升以及中國主席習近平出訪中亞等都是今天周四法國各大早報關注的焦點議題。

中國不再對烏克蘭戰爭假裝中立,這是解放報社論文章的標題,文章解釋說,通過確認明確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 "回應",中國政權的三號人物確認了反西方的轉向,並與中國官方的言論相矛盾。

作者指出,歐洲外交部長何塞普-博維爾(Josep Borrell)今年3月份曾懇請中國成為俄烏衝突的 "調解人",他認為除此之外,別無選擇,除了這是對北京自1949年以來所推行的不幹涉主義傳統政策的漠視之外,這一夢想剛剛被中國政權的第三號人物所擊破,中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主席栗戰書向俄羅斯方面表示,美國和北約在其家門口威脅俄羅斯。俄羅斯為保護其核心國家利益而進行反擊是很自然的。中方充分了解俄羅斯,並一直在以各種方式策應。

栗戰書的上述聲明是對事實的篡改,因為在對 "來自美國和北約的威脅 "的 "回應 "之前,這場衝突首先是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的侵略和佔領戰爭,他並不啟始於2月24日,而是從2014年就已經啟動。栗戰書的聲明至少澄清了這一點:它消除中國方面所謂模稜兩可的中立性的模糊性,這是戰爭爆發以來中方反覆作出的荒誕表態。

栗戰書的聲明與其說是試圖緩和戰事,還不如說是北京明確與莫斯科立場一致。中國外交部門從一開始就沒有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動,但卻不斷譴責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和對基輔的武器銷售。最近幾個月,中國政權增加了對俄羅斯石油的購買,從而減輕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這或許就是栗戰書所謂對俄羅斯的 "從不同的方面給予策應 "嗎?

無論是在中美衝突還是在台灣問題上,中國人正在與俄羅斯人打戰略團結牌。普京上周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一個重要經濟論壇上表示說俄羅斯"不可能被孤立"。普京稱讚亞太地區所發揮的 "日益增長的作用",他可能會在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上再度強調這一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2020年新冠危機開始後首次在中國境外露面。兩位獨裁者計畫在會議上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參加會議的還有中亞四國、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領導人。中俄將重複他們2月初在北京舉行的冬奧會開幕式上的聲明,呼籲建立一個國際關係的 "新時代"。

習近平在烏茲別克斯坦與 "老朋友 "普京肩並肩

右翼費加羅報報道的標題是:習近平在烏茲別克斯坦與 "老朋友 "普京肩並肩

該報駐亞洲特約記者分析指出,中亞地區對習近平來說是戰略要地,2013年,習近平在阿斯塔納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規畫。此次出訪是十一月份出席巴厘二十強峰會的一次外交熱身,美國總統拜登曾經表示,倘若習近平出席,將與他會見,這將是拜登出任總統之後兩人的首次會晤。此外,習近平在二十大舉行前夕出訪,顯示其對二十大人員布局已經充滿信心,外界關注的是新總理的人選。

中俄合作的背後!

法共人道報同一議題文章的標題是: 中俄合作的背後!文章強調中俄之間的經濟合作,尤其是在打擊美元的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壟斷地位的合作,至於在軍事領域的合作,文章引述中國國防部長的話強調說:中方並沒有向俄方提供軍事裝備。

不過,文章指出,俄羅斯的軍事挫折和莫斯科的削弱可能會改變中亞地區的力量平衡,將有利於中國。雖然俄羅斯仍然是該地區的主要參與者,因為莫斯科需要中亞地區這個戰略出口。3月至6月間,有16.5萬名俄羅斯人前往烏茲別克斯坦開設價值1.15億美元的銀行賬戶,規避制裁,比去年同期在烏茲別克斯坦增加了20%,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增幅則高達40%。

戰爭爆發以來,中國進口的俄羅斯石油同比增加了17%。液化天然氣增加了50%以上,煤炭增加了6%。雖然在能源上獲得了優惠的價格,但是,北京期待戰爭能夠早日結束,因為每過一天,它在國際舞台上的聲譽就會受到損害。文章引述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認為,"這場衝突擾亂了數十億美元的中國貿易,加劇了東亞的緊張局勢,並將中國人分裂為親俄和反俄兩大陣營,加深了中國的政治兩極化。

 

以上的法國報紙摘要是由楊眉選播,感謝各位的收聽,我們下次節目再會!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