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民眾的抗議活動挑戰習近平政權

發表時間:

周末發生在中國多座城市的民眾反對政府嚴格清零政策的示威活動的相關話題,繼續吸引法國媒體的密切關注。各大全國性日報紛紛載文,從不同角度報道和分析了中國民眾的自發抗議活動。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最近數周來,民眾的不滿情緒不斷升高,以鄭州富士康工廠工人的示威開始,隨後於本周末波及數十所大學校園和地區:從武漢到成都、乃至著名的清華和北大。雖然與中國14億人口相比,示威者人數極少,每次只有數百人參與,但其規模卻是天安門學運遭血腥鎮壓以來前所未有。

習近平的權利受到挑戰

《費加羅報》指出:在這個飽受巨大社會不平等現象困擾的國度,經常會發生一些由地方問題引發的抗議活動,而這些活動往往在安全機構的密切監視下進行。這一次有所不同的是,嚴格的清零政策及其引發的一系列經濟難題,在全國上下引發不滿,將那些努力尋求生計、對自由受到限制感到沮喪的工人和商戶以及城市青年聯繫在了一起。反對派雖然是少數,但對執政十年來始終採取嚴厲鎮壓一切異議之聲、決心將社會重新置於黨的控制之下的習近平來說,確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隨着可能繼續出現的各種抗議活動,預計警方將加強鎮壓,以粉碎勇於挑戰黨的“核心”的民眾運動。

另據《解放報》報道:中國政府對民眾的示威活動採取了打壓,新聞自由也付出代價。在周末的示威活動中,一些前往事發地點採訪的記者受到警方威脅,甚至暴力抓捕。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埃德-勞倫斯(Ed Laurence)在上海烏魯木齊中路報道民眾抗議活動時被警方拘留並毆打。一名在上海工作的瑞士電視台(RTS)記者(Michael Peucker)也在推特上披露:他們的工作遭到警方的阻撓和威脅,警方多次表示要把他們立即帶走。他表示:這種對新聞工作的暴力和阻礙(在中國)已成家常便飯。周一,英國商業大臣夏普斯(Grant Shapps)表示:埃德·勞倫斯遭受的暴力行為“不可接受”並“令人擔憂”。

警察威懾戰略已經到位

《十字架報》注意到: 在多座城市舉行了抗議活動後的翌日,當局在上海逮捕了多名人士。社會網絡也受到嚴格審查,抹去了抗議的痕跡。

周一,在北京的亮馬河附近,多輛警車在當地警戒,400多名青年曾於周日晚間在那裡舉行了示威;在上海的烏魯木齊中路,公安巡邏隊在附近執勤,數百名示威者曾在那裡呼出“習近平下台”的訴求;武漢市中心則重新啟用大型隔離設施,當地政府以“風暴”為名,規勸民眾不要外出。繼多座城市爆發反對清零政策的示威活動之後,11月28日星期一,警察的威懾戰略已經到位。面對頗令政府措手不及的抗議熱潮,北京將如何處理這場自1989年學運以來前所未有的民眾不滿情緒引發的示威活動,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就目前官方的表現看,短期內,清零政策不僅不會有所鬆懈,反而將更加嚴格,以防出現任何失誤。

報道引述一名西方駐華外交官的觀點指出:警方似乎尚未接獲如何處理示威活動的明確指令。但是他相信,當局將採用“鎮壓”手段來控制民眾的憤怒情緒。

《十字架報》在另外一篇報道中,回顧了1989年以來發生在中國以及香港的各種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絕大多數抗爭運動均遭鎮壓。

《回聲報》也刊出多篇報道,剖析了民眾的抗議活動。該報指出:周一,北京和上海的示威遭鎮壓。這波不滿情緒對不久前剛剛獲得第三個任期的習近平來說,是一次空前的挑戰。憤怒的浪潮超越了“清零”範圍,打破了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結束時打算呈現在世界面前的無可爭議的權威形象。也令不願放棄清零政策的北京政府處於尷尬境地。

該報同時指出:中國境內的示威活動凸顯了民眾最近數月來持續高漲的不滿情緒,頗令投資者擔憂。預計華爾街股市將出現下跌,歐洲股市已落入負值區,亞洲股市則以紅色收盤。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