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突棄新冠清零,世界乍喜還憂

發表時間:

新冠疫情爆發近三年後,全球性大流行雖然出現減緩的趨勢,但中國境內隨政府防疫措施突然鬆綁而大規模爆發的疫情重新令世界感到不安。2022年最後一天出版的法國《世界報》刊登長文,梳理三年來中國新冠清零政策的失敗,介紹亞洲鄰國面對可能的新一波疫情來襲的不同反應,以及香港面對解封的憂慮。《快報》周刊網站發表文章,希望回答中國官方的疫情統計數字是否透明的疑問, 也介紹病毒專家以及流行病專家對中國會否出現新的新冠變異病毒的疑慮。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只要中國政府做不到真正透明……

中國的新冠疫情數據是否真如中國所說那麼透明?這是«快報»周刊網站30日發表的文章的標題。文章指出,中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新冠疫情數據顯示,12月29日,中國境內只出現一例新冠死亡病例,而英國一家獨立分析機構估計,中國目前每天死於新冠病毒的病例可能達到9000人。這個名為Airfinity的研究中心根據中國各省在中央政府調整新冠死亡統計標準之前的數據進行模塊推演,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自12月1日起至月底,全國死亡人數累計可能達到10萬人,感染人數則可能有1860萬。該中心認為,疫情感染高峰可能以每天新增370萬病例的速度,在1月13日達到峰值。香港大學研究人員的推算則是2023年,中國新冠疫情死亡人數在100萬到200萬之間。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數字差距?文章解釋說,這是因為中國結束粗暴的清零政策的同時,也停止了全民核酸檢測,而醫療部門近日又修改定義,只有直接死於新冠病毒引發的呼吸衰竭者才被列入新冠死亡數據。凡此種種,引發國際社會不安。澳大利亞傳染病學教授Dominic Dwyer向英國《衛報》表示,我們不知道現在是哪種病毒變體在那裡流行,不知道這些病毒變體對疫苗的反應是否有所不同。

«快報»周刊29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詳細梳理了科學界圍繞短期內中國是否會出現令人不安的病毒變異體的爭論。專家對此各執一詞。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病毒專家Etienne Decroly指出,我們沒有水晶球可以預測未來。實際情況是很難預言哪些病毒變異體會開始流行並變得難以把握。公共衛生部門必須特別提高警惕。這篇文章指出,儘管歐洲疾病防控中心認為沒有理由啟動入境新冠檢測,但是很多專家都強調這樣做的必要性。文章寫道,儘管如此,不必指望入境檢測措施可以阻止病毒傳播。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病毒學教授Yannick Simonin認為,有些國家推出入境檢測措施,目的可能首先是向中國當局施加壓力,敦促中國提供疫情實際情況的數據。因為只要中國政府做不到真正透明,我們哪一天發現情況對我們不利時,可能再一次為時過晚。

利用西方新冠疫苗吸引中國遊客?

中國放棄清零政策令期盼中國遊客帶動本國經濟的周邊國家喜憂參半。«世界報»駐東京和曼谷記者聯合發表文章,介紹亞洲各國面對中國境內疫情大爆發的不同反應。日本與韓國目前都正面對本國境內疫情反彈壓力,對自中國入境旅客推出一些限制措施。台灣自元月一日起對自中國入境航班要求新冠檢測。印度要求自中國、日本、韓國及泰國入境的旅客都出示登機前的新冠陰性證明。泰國則因應中國開放出境限制,立即上調了入境遊客人數的預測。泰國衛生部長表示,泰國可以向中國遊客提供接種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加強針的可能性。泰國旅遊部長甚至提議免費向所有入境外國遊客提供疫苗加強針。泰國有權在當地生產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但本國民眾通常都選用輝瑞以及莫德納疫苗。

向中國遊客提供接種輝瑞等信使核糖核酸疫苗也是香港希望吸引中國遊客的方法。«世界報»香港特約記者陳翡(Florence de Changy)的文章寫道,香港與內地邊境幾乎完全關閉近三年,這種封閉狀態讓香港付出了代價。2022年,香港是亞洲唯一經濟出現萎縮的地區。這迫使港府嘗試與內地的清零政策拉開距離,鬆綁一些限行措施。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師Alicia Garcia Herrero認為,2023年大量中國遊客湧入,尤其是那些來香港接種中國沒有的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者,可能讓香港經濟走出萎縮,恢復增長至少3%。面對可能由此而來的醫療設施及物資擠兌,特首李家超承諾醫療服務優先港人,非當地居民接種疫苗需要付費。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