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法媒:中國在波黑地區尋找什麼?

發表時間:

由大學學者以及專家網絡信息網站對話網站刊登了比利時列日大學(Université de Liège)研究歐盟與中國在巴爾幹地區影響 的研究員 Robert Dopchie的文章,標題是: 中國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在一個脆弱國家的日益增長的中國影響。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文章指出,最近,西巴爾幹地區的幾個國家,特別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科索沃和黑山的緊張局勢急劇上升,使人們對該地區爆發新的地區戰爭產生了擔憂。再加上,中國最近幾年來對地區的滲透正在逐漸改變其政治格局。

中國在波黑地區尋求什麼追求什麼?

作者認為中國對該地區突如其來並且日益增長的興趣,主要出於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是巨大的新絲綢之路項目的一部分,旨在連接亞洲與非洲和歐洲大陸;另一方面,它位於歐洲共同市場的門戶,未來可能加入歐盟,使其成為中國當局眼中首選的戰略區。

由於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仍然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他們當然歡迎所有的投資,包括來自中國的投資。

作者認為,迄今為止,塞族共和國似乎是主要的投資收益地區,中國國有企業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投資3.35億歐元,修建連接塞族共和國和塞爾維亞領土的33公里高速公路。

此外,由中國資助的斯坦納里熱電廠的建設對塞族共和國具有戰略意義。該設施能夠生產高達300兆瓦的電力,估計耗資5.3億歐元,該計畫由中國國有公司的財團牽頭,與塞族共和國經濟、能源和礦業部合作。

在文化方面,斯普斯卡共和國的行政中心巴尼亞盧卡市擁有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最大的孔子學院。那裡通過視頻會議教授普通話課程,當地大學的教授定期到北京的大學進行訪問。

中國的存在是否影響了波黑地區的政治格局?

中國以犧牲波斯尼亞-克羅地亞聯邦為代價與塞族共和國建立的特權關係正在加劇這兩個聯邦實體的社區之間的緊張關係。

這些緊張局勢不可避免地會蔓延到地方政治中,波斯尼亞領導人--其中大多數是穆斯林--對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重新審議對斯雷布雷尼察穆斯林人口犯下的種族滅絕罪的決議中投棄權票的行為耿耿於懷。

此外,通過促進塞族共和國的發展,中國暗中支持由民族主義者米洛拉德-多迪克Milorad Dodik領導的政府的分離主義願望。事實上,通過維持波黑內部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不平衡,中國允許多迪克和他的政黨提出更大的自治權,甚至是塞族共和國的完全獨立,只會對其人民有利。

歐盟的地區發展願景如何呢

歐盟能否幫助重新開啟社區之間的對話?儘管傳統大國(歐盟和美國)的相對退出似乎為西巴爾幹地區的新大國(中國、俄羅斯和土耳其)留下了空間,但歐盟領導人最近決定給予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歐盟候選國地位,重新啟動了幾年來一直停滯不前的進程。

各報頭條

2023年1月12日星期四法國各大全國性早報的頭版頭條,右翼費加羅報關注法國政府近日對企業因應通貨膨脹,提高職工工資的呼籲,指出物價上漲,職工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增加工資,但是,經濟學者擔憂增加工資會推動物價上漲,從而造成惡性循環,這在歷史上也早有先例。費加羅報社論文章進一步表達了上述擔憂,呼籲政府與企業維持距離。

左翼解放報在頭版以及內頁多個版面刊登了該報對剛果石油集團如何挪用國家資產的長篇調查報道,解放報指出,剛果石油集團Orion Oil的總裁帶着轉滿現金的箱子在法國戴高樂機場被逮捕,法國海關因而順騰摸瓜,對剛果石油集團展開調查,調查顯示,該集團設有一個膨大的挪用公款的機制,剛果總統及其親近人士被懷疑從中獲益,涉及挪用的公款的數字超過數億歐元。

天主教的十字架報則聚焦法國政府周三推出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強調改革必須公平合理,避免未來退休基金赤字的努力必須由所有人承擔,不應該僅僅由中下層的工薪階層承擔,不能使任何人感覺不公平。

退休制度改革也是今天財經報紙回聲報的報道重點。

法國社會黨秘書長選舉,俄烏戰爭近況等都是各大早報的關注議題。費加羅報在企業版刊登簡要文章,指出,中國經濟的復蘇將對石油價格產生影響。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