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方方 : 幾千年的傳統在中國人基因中刻下了對權力的服從

發表時間:

法國退休制度改革依然是各報關注的焦點。各報有關中國的報道內容繁多,中國氣球在多大程度上會使中美關係雪山加霜?中國使歐盟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失效等等。此外,回聲報獨家採訪了因在新冠疫情期間發表日記而遭受中國官方打壓的中國女作家方方。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該採訪是回聲報對方方進行的一次書面採訪,標題是:一位中國女作家的感言使北京難堪。之所以做書面採訪,方方解釋說,這首先是由於中國官方明確告訴她不能夠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曾經有一位採訪她的日本記者自始自終受到跟蹤,使她感覺十分難受。其次,也是因為她患有糖尿病,再加上已經進入高風險年齡,擔心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方方在訪談中回答了記者的一系列問題,包括,中國官方為何取消清零政策?白紙運動期間武漢發生了什麼?以及新冠清零政策對中國是否會產生長遠的影響?

就中國政府對新冠疫情的應對政策是否會在民間產生深遠的影響的問題,方方回答說,她有時覺得,西方人的思維方式確實讓他們無法理解中國人。她並不認為這三年的新冠疫情會對中國人的生存方式產生什麼改變。如果在幾個月後,物質生活恢復到以前的樣子,有可能絕對不會有任何改變。中國人不怕吃苦,無論有多大的困難,他們對權力的敬畏和對權力的效忠永遠不會改變。

幾千年來的傳統,再加上奴隸式的思維方式,已經在中國人的基因中深深地刻下了對權力的服從。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能吃飽飯就夠了,不要去反抗當局。當然,這裡也有幾個天生叛逆的人,但只要給他們多吃幾口就足以讓當局以同樣的方式來征服他們。

所以,她認為三年的疫情結束之後,一切都會回到原來的樣子。不過,她同時也指出,今天同文化大革命時期相比還是有所不同,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人至少現在人們敢於在私下裡抱怨。

就她本人今天的處境,方方回答說,她每天正常生活,沒有任何特別的問題。她的養老金沒有被減少,也沒有被阻止旅行等。但是,她不能參加任何文學活動,也不能發表文章和書籍,甚至不能重新發表她以前的任何作品。她認為對她的這種懲罰方式十分卑鄙的。她目前正在籌備創作新的作品,雖然三年來生活得非常壓抑,但是,她依然計畫繼續努力。她還說,自己是一個對生活隨遇而安的人,沒有過多的期望。也不計畫同別的中國藝術家一樣到海外生活,因為她寫作的,她的讀者都在中國國內。

熱氣球危機預示着新冷戰的開始?

中國氣球事件破壞了中美關係, 中國氣球出現在美國上空的氣球:中美危機進一步升級,這是今天各報有關中國氣球得報道得標題,

解放報的相關報道評論說,在中美關係緊張的背景下,北京在布林肯訪問的前幾天,將氣球送到美國上空,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令人費解。此外,這也不是第一次了。五角大樓承認以前發現過中國的觀測氣球,在特朗普時期 "三次",在拜登時期 "一次"。

中國官方喉舌《環球時報》嘲笑說。從技術上來看,美國就像是用大炮來殺死一隻蚊子," 報道還說,如果更多的氣球飛過美國上空,美國空軍就會因攔截它們而疲於奔命。"  解放報就此評論說,雖然此話來自一個 "匿名軍事專家 ",但聽起來也像是一種威脅。

天主教的報道也同樣對北京在試圖緩解中美分歧的時刻發放氣球感到費解。

費加羅報則擔心美國擊毀中國氣球開啟了一個危險的先例,指出,北京立即譴責華盛頓 "使用武力",並表示 "強烈不滿",還保留了 "報復 "的權利。而在華盛頓,共和黨人則對 "中國威脅 "大發雷霆,從而減少了民主黨政府的外交迴旋餘地。

報道最後指出,就像1960年被蘇聯擊落的U2飛機所引發的危機一樣,熱氣球傳奇預示着一場新的、越來越熱的冷戰的開始。而這場冷戰的導火線是台灣,習近平已將人民解放軍納入到2027年最終 "統一 "的軌道。一場毀滅性戰爭的陰影是否會使兩國回到對話?"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授阿瑟-丁指出:"習近平知道,在台灣發生衝突是有風險的,會危及他實現國家復興的野心。但是,由於缺乏與對手的經常的交流,他有可能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