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解放報:在“新時代”的旋律下以及烏克蘭背後的中俄關係

發表時間:

“在“新時代”的旋律下以及烏克蘭背後的中俄關係“是周六法國左派《解放報》在電子版的國際版面刊登的文章,指出習近平從下周一開始對莫斯科進行國事訪問,表明這兩位專制國家領導人之間的理性和解,以及北京在基輔和普京的衝突中,立場缺乏中立。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文章開篇寫道:“為了友誼,為了和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周一至周三去“朋友”普京家進行國事訪問。 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的第13個月,地球上最大的兩位專制領導人將再次會面,深化兩國間的“全面夥伴關係”和“戰略合作”,開創俄中關係的“新時代”

文章回顧說,去年12 月,兩人通過視頻會議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 三個月前,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的上海經濟合作組織峰會上,兩人會面。此外別忘了,普京在 2022 年 2 月的冬奧會期間也到訪了北京。就在他的“特別行動”開始的前幾天,這位俄羅斯總統已經來了,要開啟一個“新時代”,與習近平建立“無界限友誼”。 普京甚至一直等到冬奧會結束,才向烏克蘭發起了坦克和直升機的進攻,那麼這是否是應習近平的要求呢?

不平等待遇

文章稱,外交是通過手勢和言語來交流。 中國的舉動不言自明。 國事訪問、共同協議、定期交流,北京對俄羅斯這位“夥伴”的關注和表態成倍增加。 但絕對沒有什麼能和烏克蘭相比,烏克蘭是自巴爾幹衝突以來歐洲領土上最嚴重的侵略戰爭的受害者。 無論是簡單的電話還是視頻會議,估計習近平會在與普京會晤後,和澤倫斯基會面。即使不應該預先判斷什麼,可這將是第一次讓人們擔心會是一個純粹的浮於表面、最低限度的外交服務。

解放報文章指出:這種不平衡,這種不平等的待遇破壞了北京希望體現的中立立場。中國從未譴責過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 恰恰相反:北京經常批評北約和美國傳達出的“冷戰思維”,以及針對普京領導的俄羅斯實施的“單邊制裁”;而且北京的幾位外交官還充當了俄羅斯虛假信息的代言人。這是不是像他所說的具有“有中國特色”的中立呢?

新的安全架構

因此,很難將中國描繪成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不可能像一些歐洲外交官在烏克蘭衝突初期想象的那樣,將北京看成是一位“調解人”。 這有點忘記他自 1949 年以來的不幹涉他國內政傳統政策忘得太快了。當然,中國政權打算“促進和平”、釋放“正能量”,正如一年來他一直在說的那樣。 但是除了現成的樣板公式之外,北京暫時還沒有做出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或提出可信的建議。

文章稱,這並不意味着北京與莫斯科結盟了。務實的中國無意被拖入衝突。 但莫斯科和北京有着共同的利益。 自入侵以來,雙邊貿易量猛增: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買家,石油是俄羅斯經濟的主要收入來源。 這次訪問見面也是建立新安全架構的機會,展現了中國國家主席目前正在推動的“全球文明倡議”。

文章最後總結說:十年來,普京和習近平相互認識並經常見面,他們一直在挑戰西方民主國家管理國際體系。 習近平來到孤立無援、陷入困境的普京床邊,意在發揮這一作用,體現中國外交的實際行動,這個國家正在擺脫新冠清零政策的痛苦。 剛剛獲得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任期以及重新組建的政府,習近平以強人的身份抵達莫斯科。“新時代之父親”。

周六有關中國的報道還有,右派《費加羅報》在國際版面報道了,洪都拉斯放棄了台灣,將和北京建交。另外《費加羅報》的頭版頭條關注國內政治,針對因退休制度改革,引發的抗議浪潮,指出《在緊張氛圍下的法國,多數派陷入轉折之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